[实用新型]可在复杂工控下抵消运动惯性的车辆座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62606.1 | 申请日: | 2018-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5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严倚东;陈锦坤;马旭峰;卢继飞;陆勤松;王侃;王益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雄伟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24 江苏省无锡市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座椅 端体 调节装置 运动惯性 支撑底座 齿条 工控 抵消 球形结构 座椅本体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复杂工况 惯性作用 壳体内部 竖直平面 主动调整 侧端面 调节腔 上端部 舒适性 椅本体 齿轮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在复杂工控下抵消运动惯性的车辆座椅,其括座椅本体以及支撑底座,座椅本体与支撑底座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底座之上的调节壳体,调节壳体内部设置有采用球形结构的调节腔室;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座椅本体之上的调节端体,调节端体采用球形结构,调节端体的侧端面之上设置有多个调节齿条,每一个调节齿条均在竖直平面内进行延伸,多个调节齿条关于调节端体的轴线成旋转对此;调节壳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多个调节齿轮。上述可在复杂工控下抵消运动惯性的车辆座椅,其可在车辆遭遇复杂工况时通过对于车辆座椅的主动调整以有效避免惯性作用对于乘员的影响,以提高乘员在乘坐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的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在复杂工控下抵消运动惯性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时常会遭遇部分复杂工况,例如剧烈的颠簸或急剧转向等,车辆在上述复杂工况下,会由于惯性作用导致乘坐人员在车辆座椅上发生一定的偏移,甚至会导致乘员的抛出。上述车辆遭遇复杂工况下的现象导致乘员在乘坐中的舒适性难以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其可在车辆遭遇复杂工况时避免惯性作用对于乘员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在复杂工控下抵消运动惯性的车辆座椅,其括座椅本体以及支撑底座,所述座椅本体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之上的调节壳体,所述调节壳体内部设置有采用球形结构的调节腔室;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之上的调节端体,所述调节端体采用球形结构,且所述调节端体延伸至所述调节腔室内部,其中,所述调节端体的端面与所述调节腔室的内壁相互贴合;所述座椅本体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通过所述调节端体与所述调节腔室之间的啮合进行连接;
所述调节端体的侧端面之上设置有多个调节齿条,每一个所述调节齿条均在竖直平面内进行延伸,多个所述调节齿条关于所述调节端体的轴线成旋转对此;所述调节壳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多个调节齿轮,多个所述调节齿轮与多个所述调节齿条彼此一一对应,每一个所述调节齿轮均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调节齿轮用于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对应的所述调节齿条进行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座椅本体的底端部与调节端体之间设置有多个复位杆件,多个所述复位杆件与多个所述调节齿条彼此一一对应,每一个所述复位杆件均包括有第一复位杆件以及第二复位杆件,其中,所述第一复位杆件采用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复位杆件在所述第一复位杆件的两端之间进行延伸,所述第二复位杆采用波纹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座椅本体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多个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之上的第一支撑杆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座椅本体之上的第二支撑杆件,所述第一支撑杆件的端部设置有采用球形结构的支撑腔室,所述第二支撑杆件的端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支撑腔室内部的支撑端体,所述支撑端体采用与所述支撑腔室的内壁相贴合的球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件与所述座椅本体之间通过橡胶连接层进行连接。
上述可在复杂工控下抵消运动惯性的车辆座椅之中,车辆座椅与支撑底座之间可通过调节端体与调节壳体之间的啮合以实现相互间的连接处理,当车辆在剧烈颠簸或急剧转向等工况下,调节壳体之上的调节齿轮可在电机作用下驱使调节齿条相对于调节齿轮进行转动,以使得调节端体连同座椅本体可通过相对于车辆的非操控运动方向的调整,以抵消运动惯性对于乘坐人员的不良影响。同时,上述定位齿轮与定位齿条在实现对于座椅本体的调节的同时,还可以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以确保座椅本体保持良好的支撑稳定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在复杂工控下抵消运动惯性的车辆座椅,其可在车辆遭遇复杂工况时通过对于车辆座椅的主动调整以有效避免惯性作用对于乘员的影响,以提高乘员在乘坐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雄伟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雄伟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2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