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6542.4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8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滨;吴悦明;何汉武;邹序焱;胡兆勇;许明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7/02 | 分类号: | B01J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德昊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发生装置 通风口 气体发生组件 本实用新型 旋转组件 排气件 排气扇 壳体 微孔雾化片 包裹气体 发生组件 控制模块 容器位置 送出组件 旋动 固定板 可调节 上端 盖合 排出 送出 筒状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如下结构:至少两个气体发生组件,包括气味容器和设于其底部的微孔雾化片;包裹气体发生组件的壳体为筒状的主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气味容器位置的固定板;位于气体发生组件下方的气体送出组件,包括旋转组件、设有通风口的排气件和排气扇;位于壳体上方并盖合主体上端的控制模块层。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旋转组件带动排气件旋动,使通风口位置可调节,并利用排气扇使气味更快从通风口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气味送出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发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嗅觉感知人类五大感知之一,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实现虚拟嗅觉产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现有气味产生装置中有的是利用加热香料片来产生气味,从开始加热香料片到气味产生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即时性不够;同时过热的气体对人体是不安全的,而香料片制作工艺复杂,香料片的种类有局限,产生的气味的单一,使其可应用的场景有限。为解决上述问题,有的气体发生装置通过雾化片和气味液体的配合产生气味,有的气体发生装置中设有多个装有不同气味液体的容器,满足气味多样性的要求,但是上述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味散出通道和出气口是固定的,不会根据散发气味的不同调节出气口的位置,气味送出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体发生装置,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即时性不够的问题和产生的气味单一的问题,还解决了气味送出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气体发生组件、包裹气体发生组件的壳体、被包裹在壳体内并位于气体发生组件下方的气体送出组件和位于壳体上方并盖合主体上端的控制模块层。
气体发生组件包括气味容器和设于气味容器底部的微孔雾化片,微孔雾化片与气味容器内存放的液体相接触,液体经过微孔雾化片雾化为气体并产生特定气味,气味通过所述微孔雾化片从气味容器的底部释放出去,雾化片的使用加快了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加速了气味产生过程。
壳体包括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筒状主体,主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气体发生组件位置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用于插装气体发生组件的插口,气体发生组件插装在固定板上后,气味容器的底部朝向主体的下端敞口,气味从主体下端散出。
气体送出组件包括排气件、旋转组件和用于加快气体排出速度的排气扇,排气件设置在固定板下方,排气件中心和固定板中心通过旋转组件可转动的连接,排气件设有可用于气味排出的通风口,排气扇设于所述通风口处。
控制模块层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控制排气扇开关的控制模块,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微孔雾化片将液体雾化为气体并产生特定气味,第二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旋转组件带动排气件转动,使通风口对准释放特定气味的气味容器的底部,控制模块打开排气扇加快特定气味从通风口散出。
进一步的,插口的数量不少于气体发生组件的数量。
进一步的,插口围绕固定板的中心呈圆环状分布,通风口中心到排气件中心的距离与插口中心到固定板中心的距离相等,通风口可调节至与插口中心重合的位置,而气体发生组件穿过插口向下插装,即通风口能更好的对准气味容器的底部。
进一步的,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一端与旋转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杆件和固定连接在杆件另一端的齿轮,旋转电机固设于固定板的中心,杆件从固定板的中心延伸至所述排气件的中心,排气件的中心设有卡接齿轮的卡槽。旋转电机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杆件和齿轮转动,齿轮因卡接在排气件的中心,进而带动排气件同轴转动。
进一步的,气味容器顶部设有可用于注入和排出液体的开口,可以通过开口补充或替换气味容器内的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6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热解炉
- 下一篇:一种混合酸液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