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6542.4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8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滨;吴悦明;何汉武;邹序焱;胡兆勇;许明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7/02 | 分类号: | B01J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德昊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发生装置 通风口 气体发生组件 本实用新型 旋转组件 排气件 排气扇 壳体 微孔雾化片 包裹气体 发生组件 控制模块 容器位置 送出组件 旋动 固定板 可调节 上端 盖合 排出 送出 筒状 | ||
1.一种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气体发生组件,包括气味容器和设于所述气味容器底部的微孔雾化片,所述微孔雾化片与所述气味容器内存放的液体相接触,所述液体经过所述微孔雾化片雾化为气体并产生特定气味,所述气味通过所述微孔雾化片从所述气味容器的底部释放出去;
包裹所述气体发生组件的壳体,包括上下两端均敞口的筒状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气体发生组件位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插装所述气体发生组件的插口,所述气体发生组件插装在所述固定板上后,所述气味容器的底部朝向所述主体的下端敞口;
被包裹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气体发生组件下方的气体送出组件,包括排气件、旋转组件和用于加快气体排出速度的排气扇,所述排气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所述排气件中心和所述固定板中心通过所述旋转组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排气件设有可用于气味排出的通风口,所述排气扇设于所述通风口处;
位于所述壳体上方并盖合所述主体上端的控制模块层,包括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控制排气扇开关的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微孔雾化片将所述液体雾化为气体并产生特定气味,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组件带动所述排气件转动,使所述通风口对准释放所述特定气味的气味容器的底部,所述控制模块打开所述排气扇加快所述特定气味从所述通风口散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的数量不少于所述气体发生组件的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围绕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呈圆环状分布,所述通风口中心到所述排气件中心的距离与所述插口中心到所述固定板中心的距离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一端与旋转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杆件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杆件另一端的齿轮,所述旋转电机固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中心,所述杆件从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延伸至所述排气件的中心,所述排气件的中心设有卡接所述齿轮的卡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容器顶部设有可用于注入和排出液体的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容器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密封所述开口的盖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容器为圆筒状,所述圆筒状气味容器的半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或所述圆筒状气味容器的下端为倒置的圆台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控制模块层的上顶盖,所述上顶盖与所述控制模块层盖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排气件的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主体下端盖合,所述底盖上面设有用于气味排出的通孔。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排气件之间设有用于分离不同气味容器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65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热解炉
- 下一篇:一种混合酸液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