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水质检测无人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4510.0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5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文家燕;冀秀坤;高远;黎鑫荣;陈文辉;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G01N33/00;G01N33/18;G01N1/14;G01J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仓 船身 功能仓 水样采集单元 无人船 两组 无线通讯模块 红外阵列 水质检测 主控单元 智能化 推进器 船体 气体检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 长度一致 船身纵向 结构设置 左右两侧 进水口 耐用性 内侧壁 操控 | ||
1.一种智能化水质检测无人船,包括船体、红外阵列模块(4)、主控单元、推进器(5)、无线通讯模块(6)、水样采集单元(7)、有害气体检测模块(8),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船体包括船身(1)、底仓(2)、功能仓(3);所述的船身(1)下方设有底仓(2),所述的底仓(2)设有两组,分别位于船身(1)底部的左右两侧,底仓(2)沿船身(1)纵向设置,其长度与船身(1)长度一致;所述的船身(1)的上方设有功能仓(3);
所述的红外阵列模块(4)设于船身(1)顶部的最前端,其红外线照射角度范围设置为30-60°,用于检测水温;所述的主控单元设于功能仓(3)内部;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6)设于功能仓(3)顶部的后端上;所述的水样采集单元(7)设有两组,分别设于两个底仓(2)内,水样采集单元(7)的进水口位于底仓(2)的内侧壁上;所述的推进器(5)设有两组,分别位于两个底仓(2)的后端;所述的有害气体检测模块(8)设于船身(1)底部,位于底仓(2)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质检测无人船,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样采集单元(7)包括抽水泵(71)、抽水管(72)、连通管(73)、电磁阀(74)、储水袋(75),所述的抽水管(72)经过抽水泵(71)后与连通管(73)连接,的管口从底仓(2)内侧壁伸出;所述的连通管(73)两端封闭,其底部侧壁上沿轴向依次设置多组出水口;所述的储水袋(75)对应出水口数量设置有多组,依次沿轴向设于连通管(73)下方,储水袋(75)的上端通过电磁阀(74)与连通管(73)的出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质检测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为STM32F429ZIT6芯片;所述的推进器(5)为带有VIDAR锂电池组的rovmaker 2216推进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6)为AS61-DTU30低频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红外阵列模块(4)为MLX90640BAA 32*24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质检测无人船,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障碍物检测模块、导航单元、惯性测量单元、水质检测单元、无线终端设备;所述导航单元、惯性测量单元、红外阵列模块(4)、有害气体检测模块(8)、障碍物检测模块、推进器(5)分别与主控单元电连接;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6)通过RS48通讯协议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无线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6)与主控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水质检测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障碍物检测模块为PR12-4N红外接近开关;所述的红外接近开关在船头处的左中右分别安放一个;所述导航单元为ATK1218-BD北斗导航模块;所述有害气体检测模块(8)为MQ135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水质检测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检测单元安装在任一底仓(2)内;所述水质检测单元包括包含工业以太网接口通信协议的模块化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溶氧传感器、电导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氨氮传感器、ORP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45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人船艇布回收的多节碳纤维托架
- 下一篇:一种城市内河水质无人测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