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纯电动专用汽车的双层动力电池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0133.3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4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程刚;邹腾霄;张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 | 代理人: | 陈佳妹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支架 动力电池 专用汽车 纯电动 安装底板 支撑底板 固定栓 减震 垂直安装 三角板 横梁 支架 减震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减震弹簧杆 电池支架 汽车电池 双层安装 后挡板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纯电动专用汽车的双层动力电池安装支架,包括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之间垂直安装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一侧垂直安装有若干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栓板,所述固定栓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栓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横梁,所述支撑底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后挡板。有益效果:通过横梁进行支撑,提高了用于纯电动专用汽车的双层动力电池安装支架的稳定性,且采用双层安装支架,节省了电池支架的体积;通过减震固定装置进行减震,提高了用于纯电动专用汽车的双层动力电池安装支架的安全性,且提高了汽车电池的安全性;通过减震弹簧杆进行减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安装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纯电动专用汽车的双层动力电池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发展动力电池采用标准化体系成为一种趋势,标准动力电池箱体便于未来电池互换,同时也能有效利用资源减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由于体积大、质量重的特点,其布置方式以及安装方式决定了整车的性能,为整车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动力电池安装支架。
现阶段,在用于纯电动专用汽车的双层动力电池安装支架使用中,普通用于纯电动专用汽车的动力电池安装支架的安装方式采用单层结构固定,且防震性低,一般用于纯电动专用汽车的动力电池安装支架的稳定性较差。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纯电动专用汽车的双层动力电池安装支架,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纯电动专用汽车的双层动力电池安装支架,包括三角板,所述三角板之间垂直安装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一侧垂直安装有若干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栓板,所述固定栓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栓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横梁,所述支撑底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架后挡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一侧平行安装有三角架支撑板,所述三角架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架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架支撑板的上表面垂直安装有若干支撑栓,所述支撑栓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架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栓的另一端垂直安装有支撑内板,第一横梁的一侧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均与所述三角板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架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池安装板,所述三角架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架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表面贯穿安装有若干固定栓,所述三角架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横梁通过所述固定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贯穿安装有若干第二固定栓,所述安装底板与所述支撑底板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另一端套设安装有电池固定卡座,所述电池固定卡座内贯穿安装有若干第三固定栓,所述固定卡座与所述支撑底板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与第二横梁之间设有减震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固定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壁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贯穿安装有回位弹簧杆,所述回位弹簧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胶头,所述回位弹簧杆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框体外固定安装有调节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内设有若干减震弹簧杆,所述减震弹簧杆的两端均与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内侧底部镶嵌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上方设有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框体通过所述回位弹簧杆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恒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0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