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破岩钻进的钢体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5936.1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5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勇;郑智冬;温贵凡;胡家建;刘传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新速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E21B10/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头本体 内锥 钢体 外肩部 刀翼 切削齿 径部 本实用新型 钢体钻头 破岩钻进 保径部 顶端面 衔接 刀翼表面 夹角设置 夹角为 延伸 钻头 肩部 | ||
1.一种快速破岩钻进的钢体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本体,钻头本体上设有多个钢体刀翼,多个钢体刀翼绕钻头本体的中心轴线圆周间隔分布;相邻两个钢体刀翼之间形成排屑槽;钢体刀翼包括内锥部、外肩部、切径部以及保径部,内锥部的一端延伸至钻头本体的顶端面;内锥部的顶端面与钻头本体的顶端面呈夹角设置;内锥部的另一端与外肩部的衔接;外肩部的一端衔接于内锥部并分布于钻头本体的肩部;外肩部的另一端延伸至钻头本体的侧部并与切径部衔接;切径部以及保径部均分布于钻头本体的侧部沿钻头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内锥部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160°;各个钢体刀翼上均分布有多个切削齿,各个钢体刀翼上的各个切削齿露出于钢体刀翼表面的高度为H,各个切削齿的半径为R,H:R=0.6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破岩钻进的钢体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钢体刀翼均为直刀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破岩钻进的钢体钻头,其特征在于,钢体刀翼设有六个,六个钢体刀翼在钻头本体的圆周方向上的分布角度分别为0°、60°、125°、180°、235°、29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破岩钻进的钢体钻头,其特征在于,分布角度为0°的钢体刀翼表面由顶端向下依次分布有1号、4号、7号、11号、13号、19号、25号切削齿;分布角度为60°的钢体刀翼表面由顶端向下依次分布有12号、18号、24号切削齿;分布角度为125°的钢体刀翼表面由顶端向下依次分布有3号、6号、11号、17号、23号切削齿;分布角度为180°的钢体刀翼表面由顶端向下依次分布有10号、16号、22号切削齿;分布角度为235°的钢体刀翼表面由顶端向下依次分布有2号、5号、9号、15号、21号切削齿;分布角度为295°的钢体刀翼表面由顶端向下依次分布有8号、14号、20号、26号切削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破岩钻进的钢体钻头,其特征在于,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13号、14号、15号、16号、17号切削齿是屋脊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破岩钻进的钢体钻头,其特征在于,1-6号齿为分布于对应钢体刀翼的内锥部上,且后倾角为14°-20°;7°-18°号齿分布于对应钢体刀翼的外肩部上,且后倾角为15°-18°;19°-26°号齿分布于对应钢体刀翼的切径部上,且后倾角为20°-22°;各个钢体刀翼上的保径部上的切削齿的后倾角为26°-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破岩钻进的钢体钻头,其特征在于,各个钢体刀翼的切径部上分布有尖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破岩钻进的钢体钻头,其特征在于,钻头本体上设有喷嘴,相邻的两个钢体刀翼之间均分布有所述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新速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新速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59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