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28008.2 | 申请日: | 201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3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燕;刘强;徐继坛;石少龙;范永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精良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75/24 | 分类号: | F02B75/24;F02F3/00;F02M35/10;F01N3/00;F01L3/00;F01L3/22;F01L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苏雪雪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气缸 新型轨道 车辆用 固定杆 连接杆 发动机 活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动力 动力损失 气化燃油 燃油消耗 出气管 单向阀 进气管 双气缸 下表面 油滤网 贯穿 使用率 空压 油管 转轴 气管 流出 摩擦 残留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涉及活塞技术领域,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的左侧贯穿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活塞的右侧贯穿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活塞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连接有裙杆,所述裙杆的另一侧连接有转轴。设置了双气缸,能降低活塞在气缸内部的摩擦,从而避免动力损失,能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从而能提高发动机的马力,能降低生产成本,设置了油滤网,可以防止残留的气化燃油从进气管和出气管跑出,进而提高了燃油使用率,能节约燃油使用成本,设置了单向阀,能紧密油管和气管不让空气流出降低空压强度,从而能提高发动机动力,进而降低了燃油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
背景技术
活塞是车辆发动机汽缸体中作往复运动的机件,活塞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顶部、头部和裙部,活塞顶部是组成燃烧室的主要部分,其形状与所选用的燃烧室形式有关,汽油机多采用平顶活塞,其优点是吸热面积小,柴油机活塞顶部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凹坑,其具体形状、位置和大小都必须与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要求相适应。
但是,现有的活塞没有设置双气缸,不能降低活塞在气缸内部的摩擦,从而造成动力损失,不能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从而不能提高发动机的马力,不能降低生产成本,没有设置油滤网,不可以防止残留的气化燃油从进气管和出气管跑出,进而降低了燃油使用率,不能节约燃油使用成本,没有设置单向阀,不能紧密油管和气管不让空气流出降低空压强度,从而不能提高发动机动力,进而提高了燃油消耗。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设置双气缸,不能降低活塞在气缸内部的摩擦,从而造成动力损失,不能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从而不能提高发动机的马力,不能降低生产成本,没有设置油滤网,不可以防止残留的气化燃油从进气管和出气管跑出,进而降低了燃油使用率,不能节约燃油使用成本,没有设置单向阀,不能紧密油管和气管不让空气流出降低空压强度,从而不能提高发动机动力,进而提高了燃油消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活塞,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的左侧贯穿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活塞的右侧贯穿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活塞的下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活塞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一限位销,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连接有裙杆,所述固定杆和裙杆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销,所述裙杆的另一侧连接有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气缸的左侧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喷油管,所述第一喷油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喷油管和第一出气管均贯穿第一气缸的左侧端面,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下方开设有连接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气缸的右侧表面贯穿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喷油管,所述第二喷油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喷油管和第二出气管均贯穿第二气缸的右侧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包括中间杆、左塞杆和右塞杆,所述中间杆安装在固定杆的上方,所述中间杆的左侧设置有左塞杆,所述中间杆的右侧设置有右塞杆,所述左塞杆的外侧靠近左塞杆的左侧端面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油封槽,所述第一油封槽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油封槽,所述第二油封槽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气封槽,所述右塞杆与左塞杆的结构相同,所述左塞杆与第一气缸相嵌,所述右塞杆与第二气缸相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精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精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8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机组散热、除尘一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发动机保护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