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3834.1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9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葛文光;陈玉林;王俊;蒋洲;朱振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B60H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迪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加热管 盖板 垂直 电加热器 水平部 散热性能良好 固定支架 上端 司机室 壳体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壳体外侧端 底板截面 局部过热 热量均匀 电连接 接线盒 散热孔 框体 下端 体内 室内 散发 司机 | ||
1.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包括壳体(1)和设于其内的电加热管(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加热管(2)通过固定支架(3)连接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外侧端设有与所述电加热管(2)电连接的接线盒(4),所述壳体(1)包括底板(1-1)和盖板(1-2)连接而成的框体,所述底板(1-1)截面设为L型结构,其包括第一垂直部(1-11)和第一水平部(1-12),所述第一垂直部(1-11)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1-12)远离第一垂直部(1-11)的一端部与所述盖板(1-2)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垂直部(1-11)上端与所述盖板(1-2)上端连接,多个所述电加热管(2)通过固定支架(3)连接于第一垂直部(1-11)上,所述盖板(1-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散热孔;
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垂直设于壳体(1)内,所述固定板(3-1)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1)上端与第二水平部(1-21)下端之间留有预设距离,电加热管(2)设于所述固定板(3-1)远离第一垂直部(1-11)的一端,所述固定板(3-1)靠近第一垂直部(1-11)的一端设有导流板(5),所述导流板(5)截面设为V型结构,所述导流板(5)包括直板(5-1)和斜板(5-2),所述直板(5-1)一端部与所述斜板(5-2)一端部连接,所述直板(5-1)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1)靠近第一垂直部(1-11)的一端,所述导流板(5)自上而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流板(5)其开口端朝上设置,且所述斜板(5-2)远离直板(4-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垂直部(1-11)之间留有预设距离;
所述固定板(3-1)下端设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设有两个并平行分布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上端,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基座(6-1),所述基座(6-1)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上端连接,所述基座(6-1)上端设有滑槽(6-2),所述滑槽(6-2)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板(3-1)垂直设置,所述滑槽(6-2)两内侧端在靠近其开口位置设有承载板(6-3),所述承载板(6-3)上贯穿设有多个螺纹孔(6-4),所述固定板(3-1)下端设有通过连接柱(6-5)连接的下位板(6-6),所述连接柱(6-5)上端与所述固定板(3-1)下端连接,所述连接柱(6-5)下端与所述下位板(6-6)上端连接,所述承载板(6-3)其远离所述滑槽(6-2)侧端设有连接套(6-7),所述连接套(6-7)截面设为弓形结构,所述连接套(6-7)开口端与所述承载板(6-3)其远离所述滑槽(6-2)的侧端连接,所述连接套(6-7)底端设有第一弹簧(6-8),所述第一弹簧(6-8)一端与所述连接套(6-7)底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8)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板(6-3)其远离所述滑槽(6-2)的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2)包括第二水平部(1-21)、倾斜部(1-22)和第二垂直部(1-23),所述第二水平部(1-21)一端部与所述倾斜部(1-22)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垂直部(1-23)上端与所述倾斜部(1-22)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垂直部(1-23)下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远离第一垂直部(1-1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1-21)远离所述倾斜部(1-2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部(1-12)远离第一垂直部(1-11)的端部连接,若干个散热孔设于所述倾斜部(1-22)和第二垂直部(1-23)上,接线盒(4)设于所述第二水平部(1-21)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司机室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装置(7),所述减震装置(7)设于所述承载板(6-3)下端与所述下位板(6-6)上端之间,所述减震装置(7)包括弓形底座(7-1),所述弓形底座(7-1)其开口端朝下设置,所述弓形底座(7-1)内壁靠近其开口端位置设有上位板(7-2),所述上位板(7-2)下端设有橡胶垫片(7-3),所述橡胶垫片(7-3)上端与所述上位板(7-2)下端连接,所述橡胶垫片(7-3)下端与所述下位板(6-6)上端连接,所述上位板(7-2)上端设有多个定位柱(7-4),所述定位柱(7-4)上套设有第二弹簧(7-5),所述第二弹簧(7-5)一端与所述上位板(7-2)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7-5)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弓形底座(7-1)底端,所述上位板(7-2)其侧端横向贯穿设有连接孔(7-6),所述弓形底座(7-1)侧端在靠近其开口端位置贯穿设有与所述连接孔(7-6)配合使用的定位孔(7-7),所述定位孔(7-7)孔径小于所述连接孔(7-6)孔径,定位杆(7-8)贯穿所述连接孔(7-6)且其两端连接于定位孔(7-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38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空调新风预热器
- 下一篇:一种可利用废排风的轨道车辆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