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式车载HUD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72018.9 | 申请日: | 201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顾伟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B60K35/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段小丽 |
| 地址: | 224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身 遮阳板 束带 减震式 本实用新型 成像透镜 弹性材质 底座铰接 固定设置 卡扣配合 快速拆装 便携性 铰接件 伸缩式 卡扣 成像 底座 捆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式车载HUD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安装在遮阳板上;所述遮阳板下方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机身靠近驾驶员一端的顶部与底座铰接相连;所述机身远离驾驶员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束带和卡扣;所述束带越过遮阳板顶部后与卡扣配合固定,将机身捆绑在遮阳板上;所述束带为弹性材质制成;通过束带和铰接件配合,时间了HUD装置稳定的成像和快速拆装;同时机身上的成像透镜采用伸缩式设计,显著增加了HUD装置的便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式车载HUD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驾驶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现在的驾驶离不开导航的支持,仅通过语音播报的形式往往不够直观,但如果驾驶员低头察看手机或车载导航画面时,就会短暂丧失对路况的观察,从而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技术是一种可以将重要图像、文字信息投射在挡风玻璃或单独成像镜片上的技术,驾驶员的视线可以不用离开路面,甚至不用调整聚焦距离即可方便地读取信息,因而在近年快速发展。该类产品在汽车上主要分为前装和后装两类,前装即为汽车厂商根据挡风玻璃和车型结构定制,后装即为单独的工作装置,接上相关信息接口即可使用。而悬挂式的后装HUD装置因为安装便捷且不占用台面空间,而被广泛使用。当前市面上的悬挂式HUD装置大多形状不规则,且为了兼顾一定的投影光路距离,体积无法做小,安装携带及其不便;同时由于悬挂式HUD装置是安装在遮阳板上,而遮阳板为非刚性结构,所以会导致成像受颠簸影响而抖动,难以辨认。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安装便捷、减震效果好、成像稳定的减震式车载HUD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便捷、减震效果好、成像稳定的减震式车载HUD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式车载HUD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安装在遮阳板上;所述遮阳板下方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机身靠近驾驶员一端的顶部与底座铰接相连;所述机身远离驾驶员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束带和卡扣;所述束带越过遮阳板顶部后与卡扣配合固定,将机身捆绑在遮阳板上;所述束带为弹性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束带上套设有定位卡件;所述定位卡件沿束带长度方向自由往复调整位置;所述定位卡件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遮阳板的侧边配合,锁定定位卡件到机身之间的束带松紧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顶部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上端与遮阳板顶部贴合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底部设置有投影装置;所述机身靠近驾驶员的一侧上设置有反射镜;所述机身远离驾驶员的一侧上设置有成像透镜;所述反射镜对应设置在投影装置的投射路径上;所述成像透镜对应设置在反射镜的反射路径上;
所述机身远离驾驶员的一侧设置有延伸架;所述延伸架的伸缩方向与车辆前进方向一致;所述延伸架远离机身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构件;所述第三构件底部嵌设有第四构件;所述第四构件通过剪式支架与第三构件相连,沿嵌设方向自由伸缩;所述第四构件底部铰接设置有成像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底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对应设置与收缩状态下的成像透镜的翻转路径上;所述放置槽位于束带的缠绕范围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式车载HUD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安装在遮阳板上;所述遮阳板下方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机身靠近驾驶员一端的顶部与底座铰接相连;所述机身远离驾驶员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束带和卡扣;所述束带越过遮阳板顶部后与卡扣配合固定,将机身捆绑在遮阳板上;所述束带为弹性材质制成;通过束带和铰接件配合,时间了HUD装置稳定的成像和快速拆装;同时机身上的成像透镜采用伸缩式设计,显著增加了HUD装置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HUD装置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20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近视人群的VR头盔
- 下一篇:光机模组及AR头戴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