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治具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3461.5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5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文;李志峰;曾志彬;叶福田;黄杰良;陈娴;黎宇恒;许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横沥模具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卫<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向传送 正向 高度位置 位置传感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模块 控制系统 升降机构 升降装置 主控制器 治具 高度传感器 生产安全性 智能 人工成本 设备成本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电连接 上治具 检测 感器 撞机 驱动 | ||
1.一种智能治具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向/反向传送机构(1)、用于驱动所述正向/反向传送机构(1)上升至第一高度位置或下降至第二高度位置的升降机构(2)和控制系统(4);
所述控制系统(4)包括主控制器(41)和传感器模块;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正向/反向传送机构(1)高度位置的高度传感器组件(42)和用于检测所述正向/反向传送机构(1)上治具位置的位置传感器组件(43);
所述主控制器(41)与正向/反向传送机构(1)、升降机构(2)、高度传感器组件(42)、位置传感器组件(4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治具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传感器组件(42)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上的第一光电传感器(421)、第二光电传感器(422)和设置在所述正向/反向传送机构(1)上的挡片(423),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421)和第二光电传感器(422)分别对应第一高度位置和第二高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治具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组件(43)为第三光电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治具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反向传送机构(1)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传送机构支架(11)、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支架(11)上的两组并排设置的传送组件(12)和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支架(11)上的用于驱动所述传送组件(12)传动的驱动电机(13);
所述传送组件(12)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支架(11)上的主动轮(121)、从动轮(122)和套接在所述主动轮(121)与从动轮(122)上的传送带(123);
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121)传动连接;
所述主控制器(41)与驱动电机(1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治具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支架(11)上设有两条并排设置的导向轨(15),两条所述导向轨(15)分别位于两组传送组件(12)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智能治具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21)设有主动轴(124),不同传送组件(12)的所述主动轮(121)的主动轴(124)之间依次通过联轴器(12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治具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121)通过传动机构(14)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14)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的第一同步带轮(141)、设置在所述主动轴(124)上的第二同步带轮(142)和套接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141)与第二同步带轮(142)上的同步带(14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治具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升降固定板(21)、竖直设置在所述升降固定板(21)上的竖直导向部件(22)和驱动气缸(23);
所述传送机构支架(11)设置在所述竖直导向部件(22)上;
所述驱动气缸(23)用于驱动所述传送机构支架(11)在所述竖直导向部件(22)上进行升降动作;
所述主控制器(41)与所述驱动气缸(23)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治具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导向部件(22)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升降固定板(21)上的直线导轨(221)和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221)上的滑块(222),所述传送机构支架(11)设置在所述滑块(22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治具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治具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挡或允许回流线上的治具进入所述正向/反向传送机构(1)的阻挡机构(3);
所述阻挡机构(3)包括阻挡块(32)和用于驱动所述阻挡块(32)进行升降动作的阻挡气缸(31);
所述主控制器(41)与所述阻挡气缸(31)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横沥模具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横沥模具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34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监控器
- 下一篇:一种口服液瓶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