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主动制动系统的电控液压主动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8308.3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1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妮;田晋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B60T13/74;B60T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皮碗组件 推杆 弹簧 后腔 前腔 主动助力器 电控液压 控制柱塞 伺服电机 制动踏板 制动主缸 主动制动 蜗杆 蜗轮 信号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活塞外套 连接控制 同轴放置 依次连接 制动效率 补偿孔 供油孔 有效地 轴连接 穿入 底面 通孔 限位 油罐 主缸 柱塞 汽车 制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主动制动系统的电控液压主动助力器,制动踏板连接控制柱塞,控制柱塞部分置于第一活塞内,推杆穿入第一活塞内水平的通孔,推杆外套有第一弹簧,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控制柱塞同轴放置,推杆的另一端在制动时与后腔活塞和皮碗组件连接,后腔活塞和皮碗组件与后腔弹簧、前腔活塞和皮碗组件、前腔弹簧依次连接,且整体置于制动主缸内;制动主缸上部设有与油罐连接的孔,活塞和皮碗组件中的皮碗组件置于该孔中,形成供油孔与补偿孔;前腔弹簧的另一端受到主缸的限位底面限制;第一活塞外套有蜗轮,所述蜗轮外侧与蜗杆配合,蜗杆通过轴连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和制动踏板上的信号采集装置连接ECU;能够有效地提高制动效率,且结构更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主动制动系统的电控液压主动助力器。
背景技术
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现在主要是分成了两类。第一种为传统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是最早也是第一代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第二种是电控真空助力系统,也被称作EVP。
汽车制动系装备了真空助力器,真空助力器的动力源主要是来源于发动机,真空助力器一侧连接发动机进气口,利用发动机进气形成的负压,造成真空助力器两侧压强存在差异。当驾驶员试图刹车或者减速的时候,真空助力器将会减轻驾驶员的施力,从而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感以提高舒适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变革,将会使发动机逐渐淘汰,传统真空助力器也必然随之淘汰。为了应对新能源革命带来的冲击,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制动助力方式来应对这一新能源革命。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实用新型了一种汽车主动制动装置,即机电伺服液压助力制动系统。液压主动制动系统较传统制动系,取消了真空助力器,减轻了踏板抖动的现象,大幅度提高了驾驶舒适性,且此装置助力比的可更改性将大大提高操控性。当踩踏制动踏板时,汽车主动制动装置可根据实际工况提供支持,这样可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制动效率并且电机的反应时间较传统真空助力器来说比较短暂,因此刹车距离将会大大缩短,保证了行驶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一种汽车主动制动系统的电控液压主动助力器,能够有效地提高制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制动踏板通过轴连接控制柱塞,所述控制柱塞一部分置于第一活塞内,所述第一活塞内开有水平的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外套有第一弹簧,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控制柱塞同轴放置,推杆的另一端在制动时与后腔活塞和皮碗组件连接,所述后腔活塞和皮碗组件与后腔弹簧、前腔活塞和皮碗组件、前腔弹簧依次连接,且整体置于制动主缸内;所述制动主缸上部设有与油罐连接的孔,所述活塞和皮碗组件中的皮碗组件置于该孔中,形成供油孔与补偿孔;所述前腔弹簧的另一端受到主缸的限位底面限制;所述第一活塞外套有蜗轮,所述蜗轮外侧与蜗杆配合,所述蜗杆通过轴连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ECU;所述制动踏板连接信号采集装置;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连接ECU;
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为角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柱塞两端对称设有凸起,第一活塞外的凸起与第一活塞的端面之间设有回位弹簧,另外一个凸起设于第一活塞内的空腔内,用于限制控制柱塞水平移动行程;
所述推杆为T型推杆;
所述制动主缸为补偿孔式制动主缸,通过补偿孔和供油孔的开闭状态实现工作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减速机构采用了特殊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蜗轮蜗杆传动平稳,具有较大的传动比,噪声小,结构紧凑,需要的空间体积小,但一般的蜗轮蜗杆机构会反向自锁,我的电控液压主动助力器不需要其反向自锁还要避免反向自锁,所以采用斜齿圆柱齿轮代替蜗轮,这样避免了反向自锁,使得主缸活塞能频繁地做往复运动,响应快速,提高了制动效率。
电控液压主动助力器取代了传统汽车的真空助力器,更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适应了新能源革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更为比较新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8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轮胎举升机
- 下一篇:一种手制动操作拉丝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