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移动料车的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5846.7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9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静;姜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乐乐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机构 承载架 车体 升降机构 移动料车 驱动 料车 本实用新型 受驱动机构 升降运动 直线滑动 大空间 可转动 供料 内腔 机器人 转动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料车的机器人,包括:车体、旋转机构、承载架和升降机构,车体受驱动机构的驱动做直线滑动;旋转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承载架设置在旋转机构上并位于车体的上方,受旋转机构的驱动而转动;承载架的顶部供料车放置;升降机构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另一端穿过旋转机构的内腔并连接于承载架,以驱动承载架做升降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不需要较大空间就能实现料车转向或直线运动,并且可以在高度方向满足料车位移改变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移动料车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愈加环保化,智能化,便捷化,人类对汽车的需求日益提升,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变得愈加高产能化,因此,对汽车厂的自动化程度也有更高的要求,进而需要汽车厂车间料车能够实现自动化上下线过程。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汽车厂车间通过机器人实现料车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上下线过程,现有技术中用于将料车从车间物流通道边移动至线体上或线边的机器人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底座固定式多层移动机器人,第二类是具有旋转机构的移动机器人。
其中,底座固定式多层移动机器人只能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仅适用于料车在同一方向的生产线上移动,难以满足料车需要转向的生产线的需求,并且这种机器人和料车并排设置,因此运动过程中需要占用很大空间。
具有旋转机构的移动机器人仅适用于料车方向需要变换的现场,料车并排设置在具有旋转机构的移动机器人的一侧壁上,当需要料车向与原来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生产线上移动时,具有旋转机构的移动机器人需要以这种机器人本身为圆心旋转180度,进而使得料车的运动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因此这种机器人在旋转时,需要现场腾出极大空间来供其旋转,然而对于现场可占用空间狭小,难以供上述的具有旋转机构的移动机器人转动;同时,这两种机器人都不能以满足料车在高度方向改变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用于移动料车的机器人需要较大空间才能实现转向或直线运动,且难以在高度方向满足料车位移改变的需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移动料车的机器人,包括:车体、旋转机构、承载架和升降机构,车体受驱动机构的驱动做直线滑动;旋转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承载架设置在旋转机构上并位于车体的上方,受旋转机构的驱动而转动;承载架的顶部供料车放置;升降机构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另一端穿过旋转机构的内腔并连接于承载架,以驱动承载架做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车体具有顶部呈第一开口的安装腔体;旋转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驱动器固定在车体的安装腔体内,其转动轴经第一开口伸出车体的顶部外;第一齿轮固定在第二驱动器的转动轴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且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的顶部上方;承载架固定在第二齿轮上。
进一步地,第二齿轮通过支撑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的顶部上方;支撑组件包括搭接固定在车体的第一开口处的支撑板,以及嵌装在第二齿轮的内孔的轴承;轴承的内圈与支撑板固定,其外圈与第二齿轮固定。
进一步地,机器人还包括用于限制第二齿轮的转动角度范围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齿轮上的第一限位件;相对于车体固定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块,两个第一限位块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一限位件随第二齿轮转动的运动路径上。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器,第三驱动器固定在车体上,其伸缩轴依次穿过车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齿轮的内孔而向上伸出;承载架固定在伸缩轴的顶部上。
进一步地,机器人还包括用于引导承载架做直线升降运动的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齿轮的顶部上的过渡板和固定在承载架底部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导向柱,过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竖向延伸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柱一一对应地伸入第一导向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5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取卡装置
- 下一篇:小型巡检机器人及小型巡检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