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的顶部总成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2414.0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8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刘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特时代碳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B62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闫焕娟;宋志强 |
地址: | 2150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边梁 侧围 粘接 顶盖后横梁 顶盖前横梁 前支梁 前缘 汽车 后缘 车身顶盖 盖主体 侧缘 外板 车身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 异种材质 有效实现 段连接 根侧 伸出 延伸 | ||
1.一种汽车的顶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总成包括顶盖前横梁(10)、顶盖后横梁(20)、两根侧围上边梁(31)、两根A柱上段(40)和车身顶盖外板(50);
所述A柱上段(40)连接在对应侧的所述侧围上边梁(31)的前端,所述顶盖前横梁(10)连接在两根所述侧围上边梁(31)的前端之间,所述顶盖后横梁(20)连接在两根所述侧围上边梁(31)的后端之间;
所述车身顶盖外板(50)具有盖主体(500)、由所述盖主体(500)的边缘伸出的前缘(510)、后缘(520)、侧缘(530)以及两根前支梁(550),所述前支梁(550)由所述前缘(510)向所述汽车的车身长度方向的前方延伸,所述前缘(510)粘接于所述顶盖前横梁(10)、所述后缘(520)粘接于所述顶盖后横梁(20)、所述侧缘(530)粘接于所述侧围上边梁(31)、所述前支梁(550)粘接于所述A柱上段(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前横梁(10)包括:
前梁型材主体(11),所述前梁型材主体(11)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弯曲沿伸以匹配前风挡的形状,所述前梁型材主体(11)被覆盖在所述车身顶盖外板(50)的盖主体(500)下方;
凸缘(12),所述凸缘(12)自所述前梁型材主体(11)的前边缘的下方倾斜凸出,并且,所述凸缘(12)形成有贴合表面(121),所述贴合表面(121)通过第一胶层(91)粘接于所述前缘(510)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型材主体(11)的型腔由型腔底板(11a)、型腔顶板(11b)、型腔前壁(11c)以及型腔后壁(11d)包围形成,所述前梁型材主体(11)的型腔内还具有连接在所述型腔顶板(11b)与所述型腔底板(11a)的第一加强筋(11e),并且所述凸缘(12)连接在所述型腔底板(11a)与所述型腔前壁(11c)的交汇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后横梁(20)的前部成对地连接有加强斜梁(21),所述加强斜梁(21)在所述顶盖后横梁(20)与车身两侧的所述侧围上边梁(31)之间形成倾斜支撑,所述顶盖后横梁(20)的下部通过顶盖后横梁补板(33)与车身的顶盖后流水槽(32)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后横梁(20)包括:
前顶板(20a);
前底板(20b),所述前底板(20b)位于所述前顶板(20a)的下方,并且所述前底板(20b)的前边缘位于所述前顶板(20a)的前边缘的后侧;
前斜壁(20c),所述前斜壁(20c)连接在所述前底板(20b)的前边缘位于所述前顶板(20a)的前边缘之间;
后顶板(20d),所述后顶板(20d)连接在所述前顶板(20a)的后侧、并相对于所述前顶板(20a)具有向上的位置偏移;
后底板(20e),所述后底板(20e)连接在所述前底板(20b)的后侧;
后面板(20f),所述后面板(20f)连接在所述后顶板(20d)的后边缘与所述后底板(20e)的后边缘之间;
第二加强筋(20g),所述第二加强筋(20g)的上边缘连接在所述后顶板(20d)与所述前顶板(20a)的交界处、所述第二加强筋(20g)的下边缘连接在所述后底板(20e)与所述前底板(20b)的交界处;以及
下凸缘(20h),所述下凸缘(20h)自所述后底板(20e)与所述前底板(20b)的交界处向下倾斜沿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缘(20h)通过所述顶盖后横梁补板(33)与车身的顶盖后流水槽(32)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板(20d)通过第二胶层(92)粘接于所述车身顶盖外板(50)的后缘(520)下方,并且所述前顶板(20a)与所述车身顶盖外板(50)的盖主体(500)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特时代碳纤维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特时代碳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24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盖后横梁总成以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前端模块定位结构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