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震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2027.7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2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许天亮;左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47 | 分类号: | G01V1/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板 震源车 重锤 安装板 导向架 让位孔 驾驶室 锤击 抵紧 落锤 卷扬机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板中间 地面接触 地质勘探 下落方向 中间设置 垂直的 固定板 拉绳 托板 位轮 平整 车轮 地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震源车,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震源车在地表不平整时,落锤对托板容易产生锤击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驾驶室、车板、设置在驾驶室和车板底部的车轮、开设在车板上的让位孔、固定连接在车板顶部的导向架、设置在导向架上的重锤、设置在车板上的卷扬机以及拉绳;重锤相对的两侧靠近顶部的中间位置都固定连接有两安装板,两安装板中间设置有抵紧轮,重锤与设置抵紧轮两侧相互垂直的两侧靠近顶部的中间位置都固定连接有两固定板,两固定板中间都设置有限位轮,通过对重锤的下落方向进行导向,使得震源车倾斜时落锤也能通过让位孔与地面接触,不会对车板产生锤击,从而防止其对震源车的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震源车。
背景技术
在进行工程物探、石油勘探、地址调查和地质结构等浅地层的物理勘探的过程中,通常都采用模拟地震震源的方式来进行数据采集,传动的模拟地震震源的方法通常时通过炸药爆破的方式进行模拟,但是炸药爆破所产生的地震震源不稳定且不容易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04437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当中公开了一种落锤式震源车,其由机车、拉线落锤和绞车构成,机车的托板中部设有镂空口,镂空口临近机车尾部一侧的托板上固定矗立着支架,支架顶部安装着定滑轮Ⅰ,支架底部临近机车为部的托板上固定着定滑轮Ⅱ,托板的尾端上部设有绞车,所述绞车上的绞线穿过定滑轮Ⅱ和定滑轮Ⅰ,绞线的前端与拉线落锤固定连接,拉线落锤悬于镂空口上部。
进行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地表很容易出现不平整的情况,这样就导致车辆会出现倾斜,一旦出现倾斜之后,拉线落锤还保持竖直方向下落,容易对托板产生锤击,对落锤式震源车的安全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震源车,其通过对重锤的下落方向进行导向,使得震源车倾斜时落锤也能通过让位孔与地面接触,不会对车板产生锤击,从而防止其对震源车的安全造成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震源车,包括驾驶室、固定在驾驶室一侧的车板、设置在驾驶室和车板底部的车轮、开设在车板上的让位孔、固定连接在车板顶部并且四个侧边分别与让位孔四个侧边相对应的导向架、设置在导向架上能够在导向架上沿垂直于车板的方向进行运动的重锤、设置在车板上用于带动重锤进行上下运动的卷扬机以及一端绕卷在卷扬机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重锤顶部中间位置的拉绳;
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用于对拉绳进行导向;
重锤相对的两侧靠近顶部的中间位置都固定连接有两安装板,两安装板中间设置有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安装板上的抵紧轮,重锤与设置抵紧轮两侧相互垂直的两侧靠近顶部的中间位置都固定连接有两固定板,两固定板中间都设置有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固定板上的限位轮,限位轮和抵紧轮的外周都与导向架的内侧相互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轮和抵紧轮的外周都与导向架的内侧相互接触,在重锤起落的过程当中,限位轮和抵紧轮与导向架进行配合,共同限制重锤的下落方向,从而防止重锤在下落的过程当中出现位置偏移对车板产生锤击,从而使得震源车的使用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架内部靠近抵紧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长度方向竖直设置的限位槽,抵紧轮的外周与限位槽背离重锤一侧相互接触,抵紧轮两端的距离与限位槽的宽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槽,能够对抵紧轮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更好的对重锤的下落方向进行限位,从而更好的防止重锤对车板产生锤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的两侧设置有两组辅助抵紧轮,两组辅助抵紧轮都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列,每一个辅助抵紧轮的两端都设置有两竖直设置并且固定连接在导向架上的连接板,抵紧轮的两端都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2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震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