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5608.X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4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宁宁;覃星念;朱雄;韦福观;张雄;叶双超;余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南宁曙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1 | 代理人: | 吴方圆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装置 板式 回油腔 发动机 滤芯 预分离装置 挡板 定期更换 二次加速 安装槽 回油管 滤孔板 小油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初分离装置 油气混合物 分离效率 气缸盖罩 大油滴 进气孔 吸附 冲击力 流出 堵塞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该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在气缸盖罩内安装槽的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所述安装槽开设有进气孔,所述预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滤孔板、第一滤挡板、第二滤孔板、滤芯、第二滤挡板、底板、第一回油腔、第一回油管、第二回油腔和第二回油管;该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能够对油气混合物进行二次加速,分别分离大油滴和小油滴并通过回油腔流出,分离效率高;在小油滴的吸附上,滤芯由于二次加速的冲击力不会有残留物堵塞,因此无需定期更换滤芯,能够解决定期更换维护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油气进入燃烧室参加燃烧,这一部分油气中含有的机油通常不能完全燃烧,而是连同废气一起经活塞环窜入曲轴箱内,进入到曲轴箱后,该部分机油蒸汽凝结变稀,性能下降,而且可燃混合气和废气进入曲轴箱内还会使得曲轴箱内压力增大,机油从曲轴油封、衬垫等处渗漏,增加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因此,需要通过在气缸盖罩中集成油气分离器来对发动机排除的油气进行分离,传统的气缸盖罩只能进行单次分离,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
如公开号为CN2055590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气缸盖罩”,包括气缸盖罩本体,气缸盖罩本体内侧形成有油气预分离腔室,该油气预分离腔室设有预分离进气口和预分离出气口,在油气预分离室内从所述预分离进气口到所述预分离出气口依次设有沿垂直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横向隔板和沿水平方向呈迷宫式间隔排列的多个纵向隔板,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之间形成连通预分离进气口和预分离出气口的迷宫式的油气通道,并在气缸盖罩外侧壁集成有油气分离器。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发现,现有技术中气缸盖罩油气预分离的核心在于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之间形成的迷宫式的油气通道,但其单层结构油气分离能力差,无法分离细小油滴。
如公开号为CN10804993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气缸盖罩内置油气分离系统”,内置油气分离器,包括:盖罩本体以及设置在该盖罩本体一侧的迷宫腔体和底盖,所述迷宫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盖罩外部的出气接管,顶部开设有呼吸器插口;该迷宫腔体内设有粗滤孔板、迂回式整流结构、精滤孔板和隔位板。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发现,现有技术中气缸盖罩油气预分离装置设有粗滤孔板和迂回式整流结构,其可以用于油气分离,但超大油滴(直径大于10um的油滴)与大油滴(指油滴直径为2~10um)容易混杂,且不具有油滴吸附和导流效果,会导致进入精滤孔板的油滴直径仍然很大,对于处理小油滴(指油滴直径为0.1~2um)有非常大的影响;现有技术所公开的迂回式整流结构无法解决油气混合物在高速碰撞时产生的油滴二次破碎(碰撞飞溅)问题,油滴流经碰撞迂回式整流结构后无法吸附回收,仍会随着油气混合物流向出口,分离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隔板气驱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既能分级分离超大油滴、大油滴和细小油滴,而且分离效率高,还能解决油滴吸附回收以及碰撞飞溅的问题,亦不需要定期维护更换滤芯,能满足国六发动机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状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盖罩内安装槽的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所述安装槽开设有用于接收曲轴箱中油气混合物的进气孔,所述气缸盖罩还设有用于将分离后的废气排出的排气孔,所述气缸盖罩、预分离装置和初分离装置组合形成油气通道,所述初分离装置由至少两个树状挡板组成,树状挡板表面具有“树枝”凸起节点,有利于增强对油气混合物中超大油滴的碰撞分离,由所述树状挡板组成的弯曲通道对于分离超大油滴具有较好的效果,所述树状挡板平行布置在安装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56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