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以多碳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0576.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8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才华;宋宇;宋军权;张斌;袁玉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祥航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电池 托板 开口槽 电动汽车 支撑座 电池存放室 后盖板 滑槽 卡槽 本实用新型 电池存放 卡位机构 侧接触 充满电 室内部 最底端 滑动 底端 滑块 取下 拨动 握住 把手 脱离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多碳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本体,所述电动汽车本体后部设有电池存放室,所述电池存放室后侧安装有后盖板,所述电池存放室内部底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方中部开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两侧均开有滑槽,所述开口槽上方开有卡槽,所述支撑座上方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方安装有多碳电池。在需要更换多碳电池时,打开汽车后盖板,把卡位机构上的卡块向上拨动脱离卡槽,一手握住把手向外拉动托板,同时由于托板下方滑块与滑槽的设置使得托板沿着支撑座上的开口槽滑动,托板和多碳电池下滑至开口槽的最底端,此时托板的后侧接触地面,降低多碳电池的高度,取下多碳电池后安装充满电的多碳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以多碳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汽车为了充电快捷直接在电池更换站把电池给更换使用。如申请号为CN200920197310.1一种易于更换电池的电动汽车,的所述在车身尾部内设有电池座,所述电池座对应蓄电池正负电极位置设有电极凸块,蓄电池通过电极凸块固定在电池座中。
上述电动车在更换电池时,由于有着向上的角度,拿取电池时,需要向上提拉电池,安装的时候需要将电池抬起放入电池座内部,由于电池较重,更换电池则十分耗费体能,所以提供一种以多碳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多碳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以多碳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本体,所述电动汽车本体后部设有电池存放室,所述电池存放室后侧安装有后盖板,所述电池存放室内部底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方中部开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两侧均开有滑槽,所述开口槽上方开有卡槽,所述支撑座上方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方安装有多碳电池,所述多碳电池左侧设有电池电极,所述电池存放室内侧设有电极插口,所述托板底端左侧连接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连接有一体成型的滑块,所述滑块两端均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所述托板右侧安装有卡位机构。
此项设置在需要更换多碳电池时,打开汽车后盖板,把卡位机构上的卡块向上拨动脱离卡槽,一手握住把手向外拉动托板,同时由于托板下方滑块与滑槽的设置使得托板沿着支撑座上的开口槽滑动,托板和多碳电池下滑至开口槽的最底端,此时托板的后侧接触地面,降低多碳电池的高度,取下多碳电池后安装充满电的多碳电池,向上拉动把手使得托板和多碳电池沿着开口槽上移,直至托板完全移动至电池存放室内部,把卡块插接于卡槽内部固定住多碳电池,省时省力、方便电池的更换;此设置可以更具电动汽车的需要,安装多组支撑座和多碳电池以供使用。
优选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有卡套和卡块,所述卡套通过胶水粘接与托板右侧,所述卡块活动套接于卡套内部,所述卡块与卡槽相配合。
此项设置卡槽和卡块的配合是可以固定住托板和托板上方的多碳电池,保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被牢固固定。
优选的,所述托板为L字型结构,所述滑块为圆柱体结构。
此项设置圆柱体结构的滑块可以在滑槽内部转动滑动。
优选的,所述电池存放室内部顶端通过胶水粘接有橡胶垫。
此项设置橡胶垫可以减少电池垂直方向的冲击,有效保护电池免受颠簸带来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电池存放室为向下倾斜12度设置。
此项设置向下倾斜的电池存放室和支撑座便于托板和托板上方的多碳电池的取出。
优选的,所述托板右侧安装有把手。
此项设置把手便于更换电池时调节托板的位置和方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祥航空有限公司,未经国祥航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0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