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6200.3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3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邬凯;杨雪莲;吴事贵;林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丽君 |
地址: | 61005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直径钢管 坡面 桩孔 抗滑桩 抗力 桩顶 本实用新型 小直径钢管 桩顶联系梁 大型滑坡 结构整体 抗弯性能 应急抢险 加强筋 单桩 滑面 桩长 字型 预留 | ||
1.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包括坡面(1)、滑面(2)以及设置在坡面(1)、滑面(2)上的规格相同的若干个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若干个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1)位于滑面(2)的上方,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均通过坡面(1)延伸到滑面(2),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内底部均设置有钢筋支架(7),所述钢筋支架(7)上分别设有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之间也预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顶部通过桩顶联系梁(8)联系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内部均设有“十”字型加强筋(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联系梁(8)为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结构,所述桩顶联系梁(8)的宽度为3.5m,高1.5m,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顶端和桩顶联系梁(8)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桩顶联系梁(8)的上、下表面均水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9)位于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内的中部,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中以及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外壁的预留间隙中均填充有C50混凝土层,且预留间隙不小于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5)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6)的外径均为92cm,壁厚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之间的间距相同,间距均为5m,所述第一大直径钢管桩孔(3)和第二大直径钢管桩孔(4)垂直方向间距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62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联压缩式消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