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浮置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93986.3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5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升;曲铭;李俊玺;陈明远;徐飞虎;周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置板 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钢绞线 钢筋 轨道延伸方向 本实用新型 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 均匀设置 中性轴 浮置 受力 下层 裂缝 上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浮置板,该浮置板包括设置在浮置板内部的普通钢筋(1)和预应力钢绞线(2),其中,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设置在浮置板的中性轴部位,其设置方向与轨道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普通钢筋(1)均匀设置在浮置板的上层和下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浮置板,提高了结构在受力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且减少了裂缝的发生风险,增强了浮置板的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预制结构的混凝土浮置板,尤其涉及一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浮置板。
背景技术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普遍采用的减振系统,减振效果明显,其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浮置板、隔振器、混凝土底座组成。其中,隔振器置于浮置板内,提供弹性减振功能;混凝土浮置板用于将上部列车荷载传递至隔振器上,再进一步传递至钢筋混凝土底座。在实际应用中,钢筋混凝土浮置板承受的列车荷载非常大。
现有的钢弹簧浮置板多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但均存在问题: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使用量较大,且由于混凝土是脆性材料,在受到外力时容易产生裂缝,耐久性较差,承载能力相对较低。
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上下两层受力钢筋均是预应力钢筋,预压应力较大,会带来如下问题:
(1)浮置板所受预应力越大,生产难度越高,越容易产生不利的翘曲变形。
(2)不能在浮置板上钻孔安装其他设备,因为钻孔会影响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严重时会造成预应力失效。
因此,设计一种极限承载能力高、耐久性强、又可以满足施工现场钻孔安装设备的部分预应力浮置板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浮置板,该浮置板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均匀设置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绞线-普通钢筋,使其结构介于全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浮置板和普通混凝土钢筋浮置板之间,在荷载作用下是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绞线共同受力,显著提高了浮置板的极限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又不至于预应力过大,导致板翘曲变形,或与浮置板上的钻孔安装设备发生冲突;且在浮置板中设置新型分体焊接式外套筒,将外套筒的支撑圈一部分直接嵌入在浮置板板体内,一部分直接在外套筒内部,直接与隔振器相互作用,简化了载荷传递过程,提高传递效率和安全系数,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提供了一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浮置板,其中,该浮置板包括设置在浮置板内部的普通钢筋1和预应力钢绞线2,其中,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设置在浮置板的中性轴部位。
其中,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均匀设置在浮置板的中性轴部位,其设置方向与轨道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具有多根。
其中,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具有5~30根。
其中,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的直径为4~25mm。
其中,所述普通钢筋1具有多根,分别均匀设置在浮置板的上层和下层。
其中,所述浮置板还包括设置在浮置板两侧的外套筒3,其中,的所述外套筒3在浮置板两侧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
在所述外套筒3的内部设置有隔振器4;
其中,所述外套筒3包括上筒体31、支撑圈32和下筒体33,其中,所述支撑圈32与外套筒一体成型,可一端承载浮置板上的载荷,另一端与隔振器4抵接,从而直接将浮置板上的载荷传递至隔振器4,
所述上筒体31底部固结在支撑圈32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3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