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浮置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93986.3 | 申请日: | 2018-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5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升;曲铭;李俊玺;陈明远;徐飞虎;周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置板 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钢绞线 钢筋 轨道延伸方向 本实用新型 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 均匀设置 中性轴 浮置 受力 下层 裂缝 上层 | ||
1.一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浮置板,其特征在于,该浮置板包括设置在浮置板内部的普通钢筋(1)和预应力钢绞线(2),其中,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设置在浮置板的中性轴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均匀设置在浮置板的中性轴部位,其设置方向与轨道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具有多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具有5~30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2)的直径为4~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钢筋(1)具有多根,分别均匀设置在浮置板的上层和下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置板还包括设置在浮置板两侧的外套筒(3),其中,所述外套筒(3)在浮置板两侧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置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套筒(3)的内部设置有隔振器(4);其中,所述外套筒(3)包括上筒体(31)、支撑圈(32)和下筒体(33),其中,所述支撑圈(32)与外套筒一体成型,可一端承载浮置板上的载荷,另一端与隔振器(4)抵接,从而直接将浮置板上的载荷传递至隔振器(4),
所述上筒体(31)底部固结在支撑圈(32)的上表面,
所述下筒体(33)顶部固结在支撑圈(32)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32)的内径尺寸小于下筒体(33)的内径尺寸,所述支撑圈(32)的外径尺寸大于上筒体(31)的外径尺寸和下筒体(33)的外径尺寸,
所述支撑圈(32)上位于上筒体(31)和下筒体(33)内侧的部分与隔振器的顶部抵接,用以接收从浮置板中传递出的冲击载荷;
所述支撑圈(32)上位于上筒体(31)和下筒体(33)外侧的部分预埋在浮置板内,用以将浮置板上的载荷传递给隔振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32)预埋在浮置板内的部分位于上层普通钢筋与预应力钢绞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置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筒体(31)内侧设置有顶升板(34),用于吊装浮置板,
在顶升板(34)和支撑圈(32)之间设置有上筒体肋板(35)。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置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筒体(33)内侧,在支撑圈(32)和下筒体(33)之间设置有隔振器定位肋板(36),
所述隔振器定位肋板(36)设置有多个,均匀地分布在下筒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939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