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自动打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5642.8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4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红庄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汽车零件加工 防护箱 底座 打孔刀具 打孔设备 连接板 液压缸 支撑架 打孔 带轮 底端 气缸 本实用新型 挡板 等距分布 电机固定 固定放置 使用寿命 保护箱 下表面 中心处 散热 工作量 道具 电机 防护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自动打孔设备,包括底座和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固定放置在底座上,所述防护箱内设置有水平方向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两端均延伸至防护箱两侧,所述传送带两端均设置有带轮电机,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垂直方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与带轮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挡板,所述保护箱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底端连接有打孔道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自动对零件进行打孔,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对打孔刀具进行散热,延长打孔刀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自动打孔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随着汽车配件加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国际汽车配件加工零部件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如下发展特征:汽车配件加工系统配套、模块化供应趋势方兴未艾,汽车配件加工采购全球化,汽车配件加工产业转移速度加快,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
现有的汽车配件在加工时会用到打孔装置,现有的打孔装置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打孔效率低,工人的工作量大,打孔刀具连续打孔会造成打孔刀具发热,影响打孔刀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自动打孔设备,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自动对零件进行打孔,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对打孔刀具进行散热,延长打孔刀具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自动打孔设备,包括底座和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固定放置在底座上,所述防护箱内设置有水平方向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两端均延伸至防护箱两侧,所述传送带两端均设置有带轮电机,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垂直方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与带轮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挡板,所述防护箱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底端连接有打孔道具,所述连接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以气缸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为L形结构,所述气缸一侧的压板外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外侧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位于压板靠近气缸的一侧,所述气缸另一侧的压板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压板下端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接料箱,所述接料箱位于传送带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PLC控制器的型号为S7-200CN,所述PLC控制器与PC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输入端压力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输出端与带轮电机输入端、液压缸输入端、气缸输入端和驱动马达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通过电线与220V外接电源连接。
进一步,所述压板底端位于打孔刀具底端下方10-20厘米。
进一步,所述接料箱底端四个角上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的长度小于挡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YJ-LCS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自动打孔设备,通过设置传送带、挡板、带轮电机、接料箱,零件由传送带传送到打孔刀具下,由PLC控制器控制打孔,不需要工人操作,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设置压板、压力传感器,防止配件发生偏移;设置驱动马达、扇叶,对打孔刀具进行散热,延长打孔刀具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红庄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红庄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5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外壳打孔叠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机启动器用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