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1532.6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其荣;张州萍;金柯;郭于玮;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装置 隐形地漏 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 倒置式屋面 级配碎石 排水结构 排水通道 排水层 明暗 碎石 经济技术效益 屋面保温层 排水沟 防水层 漏水 减小 疏水 连通 渗漏 排水 雨水 联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保温层(4)、碎石排水层(7)、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排水沟(22)、级配碎石排水通道(24),在屋面保温层(4)内设置纵横连通的级配碎石排水通道(24),通过碎石排水层(7)、疏水板(12)、第一PVC排水管(6)、第二PVC排水管(17),把保温层(4)中的水暗排到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雨水等则通过明排的方式排到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内。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解决了保温层内不漏水的难题,通过明、暗两种方式进行联合排水减小了防水层渗漏隐患,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屋面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倒置式屋面目前多用于屋面设计为停车场的屋面系统,目前,大多数工程倒置式屋面采用传统施工方法,传统倒置式屋面存在以下缺点:
1、传统倒置式屋面面层通常为刚性保护层,面层雨水会不断渗入到保温层内,且无法排出,形成“内部积水”现象。
2、传统倒置式屋面的排水措施只考虑面层排水,但未考虑由面层进入保温层内的“内部积水”,若底层防水层存在缺陷则必然导致屋面渗漏水。
3、倒置式屋面因防水层在屋面底层,出现渗漏水问题后维修困难,维修成本高。
针对实际工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排水效率高、经济性好的倒置式屋面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而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倒置式屋面排水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进而实现明、暗双重排水。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包括现浇混凝土楼板(1),现浇混凝土楼板(1)顶面设有排水沟(22),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1)表面设有保温层(4),保温层(4)内设置纵横连通的级配碎石排水通道(24);所述的排水沟(22)的侧壁处设有碎石排水层(7),碎石排水层(7)的顶部与级配碎石排水通道(24)连通;所述的排水沟(22)的底面从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PVC排水管(6)、疏水板(12)、第二PVC排水管(17),排水沟(22)中心位置设有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第一PVC排水管(6)的外侧端和内侧端分别埋在级配碎石排水通道(24)和疏水板(12)内,第二PVC排水管(17)的外侧端埋与疏水板(12)内,内侧端插入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内。
优选地,所述的级配碎石排水通道(24)宽度80mm,横、纵向间隔距离1.6m。
优选地,所述的碎石排水层(7)的外侧设有砖坎(5),第一PVC排水管(6)安装在砖坎(5)和碎石排水层(7)底部,相邻第一PVC排水管(6)间距为900mm。
优选地,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1)和排水沟(22)的表面依次铺设有防水卷材(2)和防水保护层(3),保温层(4)铺设在防水保护层(3)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以1000mm的间隔均匀间隔布置,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侧面至少设置6个隐形地漏排水装置导管接口(16)。
优选地,所述的的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上设有长为30~70mm的隐形地漏排水装置排水管(25),其内径与所述的第二PVC排水管(17)的外径相同,隐形地漏排水装置排水管(25)的外侧一端包裹防砂安全网(26),所述的第二PVC排水管(17)与隐形地漏排水装置排水管(25)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PVC排水管(17)外侧一端的端部设有砂袋过滤层(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1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风沙较大地区的虹吸式雨水斗
- 下一篇:一种带外檐沟的屋面防水隔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