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71532.6 | 申请日: | 2018-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陆其荣;张州萍;金柯;郭于玮;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装置 隐形地漏 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 倒置式屋面 级配碎石 排水结构 排水通道 排水层 明暗 碎石 经济技术效益 屋面保温层 排水沟 防水层 漏水 减小 疏水 连通 渗漏 排水 雨水 联合 | ||
1.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包括现浇混凝土楼板(1),现浇混凝土楼板(1)顶面设有排水沟(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1)表面设有保温层(4),保温层(4)内设置纵横连通的级配碎石排水通道(24);所述的排水沟(22)的侧壁处设有碎石排水层(7),碎石排水层(7)的顶部与级配碎石排水通道(24)连通;所述的排水沟(22)的底面从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PVC排水管(6)、疏水板(12)、第二PVC排水管(17),排水沟(22)中心位置设有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第一PVC排水管(6)的外侧端和内侧端分别埋在级配碎石排水通道(24)和疏水板(12)内,第二PVC排水管(17)的外侧端埋与疏水板(12)内,内侧端插入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级配碎石排水通道(24)宽度80mm,横、纵向间隔距离1.6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碎石排水层(7)的外侧设有砖坎(5),第一PVC排水管(6)安装在砖坎(5)和碎石排水层(7)底部,相邻第一PVC排水管(6)间距为9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1)和排水沟(22)的表面依次铺设有防水卷材(2)和防水保护层(3),保温层(4)铺设在防水保护层(3)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以1000mm的间隔均匀间隔布置,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侧面至少设置6个隐形地漏排水装置导管接口(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隐形地漏排水装置(15)上设有长为30~70mm的隐形地漏排水装置排水管(25),其内径与所述的第二PVC排水管(17)的外径相同,隐形地漏排水装置排水管(25)的外侧一端包裹防砂安全网(26),所述的第二PVC排水管(17)与隐形地漏排水装置排水管(2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PVC排水管(17)外侧一端的端部设有砂袋过滤层(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沟(22)的开口处设有定型钢板(14),定型钢板(14)设有落水口(20),所述的保温层(4)的上方依次铺设塑料隔离层(8)、保护层(9)和屋面装饰层(10),定型钢板(14)的四周通过定位角钢(19)固定在保护层(9)的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置式屋面明暗结合双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板(12)的顶面设有沟底装饰层(13),沟底装饰层(13)从外向内存在向下的坡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15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风沙较大地区的虹吸式雨水斗
- 下一篇:一种带外檐沟的屋面防水隔热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