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电路板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1719.8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3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宏力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海琳;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电路板 通孔 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 导热连接柱 散热结构 导热界面材料 强化散热 数量对应 通孔内壁 铜区域 覆铜 元器件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电路板散热结构,包括所述多层电路板上的若干通孔、与所述通孔数量对应的导热连接柱以及散热器,所述通孔深度至所述多层电路板中含铜区域,所述通孔内壁覆铜,所述导热连接柱一端插入所述通孔内,外径与所述通孔匹配,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底部与所述多层电路板上元器件通过导热界面材料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化散热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电路板散热结构,属于电路板散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PCB线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电路板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在电子设备中,PCB是高功耗半导体器件散热的重要环节。各类发热IC的热量一部分从IC封装表面通过散热器耗散到系统内部,这一部分传热路径的热阻较小;另一部分通过PCB扩散开并耗散到空气中,这一部分传热路径的热阻较大。
电子设备热设计由器件到系统分为芯片级、板卡级和系统级,每个层级的热设计有其独特的设计方法,相邻层级之间耦合实现热通路。印刷电路板为芯片提供电气互联和硬件系统整合,同时也耦合到结构设计中匹配系统的散热方案,是硬件和机构的连接桥梁,也是热量传导耗散的关键路径。
现如今电子产品的功能更强,集成度更高,导致热流密度不断增加,要求电子产品的散热设计能够从系统层级下移,从每一个环节构建高效的热流通路。另一方面,随着半导体器件功耗越来越大,为了增强封装的散热,越来越多的芯片(如功放PA,DCDC)都设计散热焊盘(PowerPAD)优化热量的传导,其热量的80%将传导至线路板上。
一般而言,PCB层级的散热优化包括以下方案:1.增大散热铜层面积和采用大面积电源地铜箔;2.散热焊盘通过热过孔连接到地层或贯通板体连接散热器;3.大面积露铜或加锡球、锡条。这类常规方案局限于单板层级,不能有效的与芯片层级和系统层级耦合,散热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强化散热的多层电路板散热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电路板散热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多层电路板上的若干通孔、与所述通孔数量对应的导热连接柱以及散热器,所述通孔深度至所述多层电路板中含铜区域,所述通孔内壁覆铜,所述导热连接柱一端插入所述通孔内,外径与所述通孔匹配,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底部与所述多层电路板上元器件接触。
所述通孔内壁覆铜厚度与铜箔厚度一致。
所述导热连接柱采用铝质或铜质。
所述导热连接柱采用DIP波峰焊工艺与所述通孔焊接。
所述导热连接柱为铆柱。
所述散热器底部通过导热界面材料与元器件顶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多层电路板内设置通孔,将电路板内铜层通过导热连接柱与散热器连接,将散热器作为PCB内部热扩散铜层的延伸,降低PCB环节传热路径的热阻,从而强化散热,采用铆柱进行连接,可以同时起到固定散热器以及导热的作用,本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已有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通孔2、铆柱3、散热器4、导热材料5、环氧树脂基材6、铜层7、芯片散热过孔8、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宏力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宏力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1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