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9434.0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8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薛九枝;王丹妮;赵辉;丁宇鸣;赵叶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王维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源 光学各向异性膜 入光面 本实用新型 微棱镜结构 反射片 扩散片 光源 光学各向异性材料 背离 表面设置 光滑平面 光利用率 出光面 正向 | ||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
光源;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具有相邻的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位于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板的背离所述出光面的一侧;
光学各向异性膜,所述光学各向异性膜位于所述导光板的靠近所述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光学各向异性膜采用光学各向异性材料形成,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为光滑平面,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入光面平行排列的多个微棱镜结构;
扩散片,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光学各向异性膜的具有多个微棱镜结构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各向异性膜包括由光学各向异性材料形成的透明基材层和在所述透明基材层上形成的多个微棱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棱镜结构的横切面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棱镜结构的横切面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角范围为45°-7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棱镜结构是连续排列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棱镜结构的深度不大于5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层与所述多个微棱镜结构采用不同的材料形成,所述透明基材层的折射率不大于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棱镜结构折射率范围为1.6-1.8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层与所述多个微棱镜结构采用相同的材料一体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学各向异性膜之间的低折射率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层为空气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灯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各向异性膜为包括液晶材料的聚合物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棱镜结构的横切面为梯形、弓形、光杯形或其他不规则多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94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有限位机构的显示器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