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悬架试验台的六分力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44365.6 | 申请日: | 201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8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利广;景立新;李飞;李广;姜清伟;李雪鹏;张雨;刘忠海;刘志敏;王晗;李卓;闫肃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5/16 | 分类号: | G01L5/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薛萌萌 |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支梁 外圈圆环 内圈 六分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应变片组件 汽车悬架 试验台 传感器测量 同轴心设置 成辐射状 对称粘贴 内圈侧壁 贴片组桥 圆周侧壁 组件包括 组件连接 耦合 应变片 分力 布片 接桥 工作量 输出 引入 | ||
1.一种用于汽车悬架试验台的六分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圆盘(F)、外圈圆环(E)、固支梁组件、应变片组件;
内圈圆盘(F)与外圈圆环(E)同轴心设置,两者之间由固支梁组件连接,固支梁组件包括若干固支梁,固支梁围绕着内圈圆盘(F)均匀成辐射状分布,固支梁的一端分别与内圈圆盘(F)的圆周侧壁连接,另外一端分别与外圈圆环(E)的内圈侧壁连接,应变片组件对称粘贴于靠近外圈圆环(E)的固支梁的梁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悬架试验台的六分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固支梁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固支梁(A)、第二固支梁(B)、第三固支梁(C)和第四固支梁(D),应变片组件包括对称粘贴于第一固支梁(A)的外圆周壁上的第一应变片(1)、第二应变片(2)、第九应变片(9)和第十三应变片(13);
应变片组件还包括对称粘贴于第二固支梁(B)的外圆周壁上的第三应变片(3)、第四应变片(4)、第十应变片(10)和第十四应变片(14);
应变片组件还包括对称粘贴于第三固支梁(C)的外圆周壁上的第五应变片(5)、第六应变片(6)、第十一应变片(11)和第十五应变片(15);
应变片组件还包括对称粘贴于第四固支梁(D)的外圆周壁上的第七应变片(7)、第八应变片(8)、第十二应变片(12)和第十六应变片(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悬架试验台的六分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应变片(1)、第二应变片(2)、第九应变片(9)、第十三应变片(13)分别对称粘贴于靠近外圈圆环(E)的第一固支梁(A)的外圆周壁上,第三应变片(3)、第四应变片(4)、第十应变片(10)、第十四应变片(14)分别对称粘贴于靠近外圈圆环(E)的第二固支梁(B)的外圆周壁上,第五应变片(5)、第六应变片(6)、第十一应变片(11)、第十五应变片(15)分别对称粘贴于第三固支梁(C)的外圆周壁上,第七应变片(7)、第八应变片(8)、第十二应变片(12)、第十六应变片(16)分别对称粘贴于第四固支梁(D)的外圆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悬架试验台的六分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应变片(1)、第二应变片(2)、第三应变片(3)、第四应变片(4)、第五应变片(5)、第六应变片(6)、第七应变片(7)、第八应变片(8)、第九应变片(9)、第十应变片(10)、第十一应变片(11)、第十二应变片(12)、第十三应变片(13)、第十四应变片(14)、第十五应变片(15)、第十六应变片(16)结构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悬架试验台的六分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应变片组件中的第一应变片(1)、第三应变片(3)、第八应变片(8)、第六应变片(6)、第二应变片(2)、第四应变片(4)、第七应变片(7)、第五应变片(5)首尾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组成1号桥路;
应变片组件中的第二应变片(2)、第八应变片(8)、第三应变片(3)、第五应变片(5)、第一应变片(1)、第七应变片(7)、第四应变片(4)、第六应变片(6)首尾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组成2号桥路;
应变片组件中的第九应变片(9)、第十一应变片(11)、第十三应变片(13)、第十五应变片(15)、第十应变片(10)、第十二应变片(12)、第十四应变片(14)、第十六应变片(16)首尾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组成3号桥路;
应变片组件中的第十六应变片(16)、第十一应变片(11)、第十四应变片(14)、第九应变片(9)、第十应变片(10)、第十三应变片(13)、第十二应变片(12)、第十五应变片(15)首尾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组成4号桥路;
应变片组件中的第十五应变片(15)、第十应变片(10)、第十一应变片(11)、第十三应变片(13)、第九应变片(9)、第十六应变片(16)、第十二应变片(12)、第十四应变片(14)首尾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组成5号桥路;
应变片组件中的第一应变片(1)、第五应变片(5)、第二应变片(2)、第六应变片(6)、第三应变片(3)、第七应变片(7)、第四应变片(4)、第八应变片(8)首尾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组成6号桥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43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线轮轴向压力测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