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达线圈高度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36408.6 | 申请日: | 201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1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文;李文成;黄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皓星智能装备(东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C5/10 | 分类号: | B07C5/10;B07C5/02;B07C5/3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何树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线圈 高度检测机构 出料机构 传送机构 高度检测 扫描机构 上料机构 下料机构 二维码 次品 本实用新型 载具 线圈检测 自动化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达线圈高度检测设备,包括载具、上料机构、二维码扫描机构、线圈高度检测机构、次品出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马达线圈高度检测设备还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带动上料机构中的载具依次经过二维码扫描机构、线圈高度检测机构、次品出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料机构、二维码扫描机构、线圈高度检测机构、次品出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传送机构,实现了马达线圈的高度自动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达线圈高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马达上的线圈在工作时需在两磁铁间作相对运动,因此线圈的厚度即高度需严格控制。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高度仪或过规仪来检查线圈厚度,这些方法虽然能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但是测量速度慢,效率低,且耗用人工多,不适合工厂大量生产的模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马达线圈高度检测设备,实现马达线圈的高度自动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马达线圈高度检测设备,包括载具、上料机构、二维码扫描机构、线圈高度检测机构、次品出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
所述马达线圈高度检测设备还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带动上料机构中的载具依次经过二维码扫描机构、线圈高度检测机构、次品出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将载具推向传送机构中的上料推块、用于驱动上料推块垂直运动的上料垂直气缸以及用于驱动上料推块水平运动的上料水平气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维码扫描机构包括OR码扫描器、二维码下料滑道以及用于将载具推动至二维码下料滑道的二维码推动气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圈高度检测机构包括激光传感器以及用于驱动激光传感器水平移动的激光移动气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品出料机构包括次品下料滑道、用于检测载具位置的光电传感器以及用于将载具推动至次品下料滑道的次品推动气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传送带、用于夹持载具的夹料气缸以及用于将夹料气缸在传送机构与下料传送带来回移动的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料机构、二维码扫描机构、线圈高度检测机构、次品出料机构、下料机构以及传送机构,实现了马达线圈的高度自动化检测。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载具;2-上料机构;21-上料推块;22-上料垂直气缸;23-上料水平气缸;3-二维码扫描机构;31-OR码扫描器;32-二维码下料滑道;33-二维码推动气缸;4-线圈高度检测机构;41-激光传感器;42-激光移动气缸;5-次品出料机构;51-次品下料滑道;52-光电传感器;53-次品推动气缸;6-下料机构;61-下料传送带;62-夹料气缸;63-机械手;7-传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皓星智能装备(东莞)有限公司,未经皓星智能装备(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6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播种机用的种子体积检测装置
- 下一篇:自动校准绕纱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