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制动试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6204.2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7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华;田宇;王开恩;谢磊;申燕飞;欧东方;肖八励;杨璨;唐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20000 四川省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控阀 编组车辆 车辆制动试验 手控阀 本实用新型 故障车辆 紧急制动 气动元件 列车管 手柄阀 主气路 软管连接器 连接器体 试验过程 制动试验 安装板 充气阀 编组 充气 机车 制动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动试验器,其连接在机车与被试编组车辆或者相邻被试编组车辆之间,所述车辆制动试验器两端的连接器体分别与对应车辆的软管连接器相连形成主气路,所述车辆制动试验器包括安装板及气动元件组成,所述气动元件组成包括手柄阀、充气阀、快排气控阀、慢排气控阀以及分别与快排气控阀和慢排气控阀对应连接的快排手控阀和慢排手控阀,所述被试编组车辆的列车管分别与快排气控阀和慢排气控阀连接形成主气路,通过手柄阀、快排手控阀和慢排手控阀控制被试编组车辆的列车管充气或排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编组的车辆产生缓解或常用制动,通过试验过程中编组车辆常用制动试验时是否发生紧急制动来判断故障车辆的位置,从而实现快速找出意外紧急制动故障车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车辆制动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制动试验器。
背景技术
当列车运行过程中车辆出现意外紧急制动故障,会造成整列车无法正常工作,而如何能够在众多的车辆中快速方便地找出意外紧急制动故障车辆,是目前铁路车辆制动检测研究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找出意外紧急制动故障车辆的车辆制动试验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制动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制动试验器连接在机车与被试编组车辆或者相邻被试编组车辆之间,所述车辆制动试验器两端的连接器体分别与对应车辆的软管连接器相连形成主气路,且车辆制动试验器的进气口端与机车一侧的列车管连接,其出气口端与被试编组车辆连接,所述车辆制动试验器包括安装板以及集成安装在安装板上的气动元件组成,所述气动元件组成包括手柄阀、充气阀、快排气控阀、慢排气控阀以及分别与快排气控阀和慢排气控阀对应连接的快排手控阀和慢排手控阀,所述被试编组车辆的列车管分别与快排气控阀、慢排气控阀和充气阀连接形成主气路,通过手柄阀、快排手控阀和慢排手控阀控制被试编组车辆的列车管充气或排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制动试验器,其在连接机车一侧列车管的管路以及连接被试编组车辆的列车管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制动试验器,其所述车辆制动试验器一端的连接器体通过活接头与四通接头的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四通接头的另外两个接口通过活接头分别与快排气控阀和慢排气控阀连接,所述快排气控阀和慢排气控阀分别与对应的排气节流阀连接,所述四通接头的最后一个接口通过活接头与充气阀连接,所述充气阀通过活接头与车辆制动试验器另一端的连接器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制动试验器,其所述车辆制动试验器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与安装板连接在一起形成用于容纳气动元件组成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制动试验器,其在所述安装板外侧面对称的设置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编组的车辆产生缓解或常用制动,通过试验过程中编组车辆常用制动试验时是否发生紧急制动来判断故障车辆的位置,从而实现快速找出意外紧急故障车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动元件组成在安装板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控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机车,2为被试编组车辆,3为连接器体,4为软管连接器,5为安装板,6为手柄阀,7为充气阀,8为快排气控阀,9为慢排气控阀,10为快排手控阀,11为慢排手控阀,12为压力表,13为四通接头,14为排气节流阀,15为拉手,16为车辆制动试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6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