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盐碱地改良水田种植水稻的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1330500.1 申请日: 2018-08-17
公开(公告)号: CN208956579U 公开(公告)日: 2019-06-11
发明(设计)人: 李长宏;黄永亮;赵国法;孙凯祥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E02B11/00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代理人: 黄平英
地址: 3120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暗渠 秸秆层 涵管 本实用新型 盐碱地改良 水田种植 塑性软管 水稻杆 地下水 耕种 水田 铺设 水稻 间隔开设 基层 出水口 含盐水 延伸 隔断 稻杆 开孔 排出 气层 连通 稻田 支撑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水田种植水稻的系统,包括基层、铺设在基层上的秸秆层和位于秸秆层上方的水田耕种层;所述基层内间隔开设连通至所述秸秆层的暗渠,所述秸秆层中设有延伸至暗渠中的涵管;所述暗渠中铺设周身开孔的塑性软管,所述塑性软管出水口延伸至稻田外。本实用新型利用水稻杆支撑结合暗渠不断排出地下水,在水田耕种层下形成一空气层,利用虹吸空断的原理,隔断了含盐水的向上输送;水稻杆作为生物涵管,将上返至稻杆层含盐地下水导至暗渠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碱土改良领域,尤其适用于黏性盐碱地土质,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改良种植水稻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江浙地区人多地少,用地情况十分紧张,为落实江浙地区城市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加快启动造地工程十分紧迫。因此,沿海地带滩涂盐碱地成为耕地造地的重要目标,其中盐碱地水田造地效益更加显著。秸秆还田作为早期的农用技术被利用于盐碱地改良中,如201610550488.4号专利利用水稻秆作为隔盐层,切断传送盐毛细管,以此改良盐碱地。授权公告号为2067759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所述的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包括由下至上布置的盐碱隔离层、土壤改良层、防蒸发保墒层、以及横向布置的微润滴管驱盐装置组成,所述盐碱隔离层由有机肥、鹅卵石、粗沙组成,所述土壤改良层由盐碱土、有机肥、保水剂、棉籽壳、脱硫石膏等成分按比例组成,所述防蒸发保墒层位于土壤表层,由棉花秸秆粉碎物或其他农林废弃物组成,其形式为压制或编制而成的毯状结构,所述微润驱盐装置由微润管及供水系统组成,埋藏于土壤改良层内,且位于植物根系上方。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随着地下水上返或自然降水水分下渗,将土层中的秸秆层完全浸没后,蒸发作用下上层传送盐毛细管重塑,隔盐效果会短时间内迅速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种植水稻的系统,采用水稻秸秆作为生物材料,并结合塑性软管作为耕种层下排盐水暗管不断将地下水排出,在水田耕种层下构置出空隙层,利用虹吸空断的机理有效抑制地下水返盐。

一种盐碱地改良水田种植水稻的系统,包括基层、铺设在基层上的秸秆层和位于秸秆层上方的水田耕种层;所述基层内间隔开设连通至所述秸秆层的暗渠,所述秸秆层中设有延伸至暗渠中的涵管;所述暗渠中铺设周身开孔的塑性软管,所述塑性软管出水口延伸至稻田外。

优选地,所述秸秆层的秸秆本身作为生物涵管延伸至所述暗渠中。所述秸秆为水稻秸杆或小麦秸秆;优选水稻秸杆,就地取材,水稻秸秆返回田。

本实用新型上层为水田耕种层,耕种层和秸秆层之间形成一层空隙层,秸秆层两侧延伸出作为生物涵管,将上返至秸秆层的含盐地下水排至两侧的暗渠。暗渠底放有一根周身开孔的塑性软管,软管上同样可铺盖秸秆作为支撑,由生物涵管排出的含盐地下水由软管收集并最终排出水田外。由此保证水田耕种层下有一气体层,如同虹吸管中的空气段,水田中的耕种水层不干涸,气体层将持续存在,以此隔断返盐。

优选地,所述秸秆层由整根秸秆铺设而成。优选采用水稻秸杆。

优选地,所述暗渠的深度为50~60cm;暗渠中塑性软管上方铺设秸秆作为支撑。

优选地,所述暗渠的宽度为20~40cm;相邻暗渠之间的间隔为8~12m。

进一步优选地,暗渠深度为60cm;宽度为30cm;相邻暗渠之间的间隔为10m。

优选地,所述塑性软管的径向截面周长为8~12cm,塑形软管材质可为PE、PVC,塑形软管周身开小孔处理。

优选地,所述秸秆层尽可能铺设平整,厚度均匀。

优选地,所述秸秆层的厚度为5~20cm。进一步优选为10~15cm。此处的厚度是指被覆土压实后的厚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未经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0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