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盐碱地改良水田种植水稻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0500.1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宏;黄永亮;赵国法;孙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E02B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暗渠 秸秆层 涵管 本实用新型 盐碱地改良 水田种植 塑性软管 水稻杆 地下水 耕种 水田 铺设 水稻 间隔开设 基层 出水口 含盐水 延伸 隔断 稻杆 开孔 排出 气层 连通 稻田 支撑 | ||
1.一种盐碱地改良水田种植水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铺设在基层上的秸秆层和位于秸秆层上方的水田耕种层;所述基层内间隔开设连通至所述秸秆层的暗渠,所述秸秆层中设有延伸至暗渠中的涵管;所述暗渠中铺设周身开孔的塑性软管,所述塑性软管出水口延伸至稻田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层的秸秆本身作为生物涵管延伸至所述暗渠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层由整根秸秆铺设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渠的深度为50~60cm;暗渠中塑性软管上方铺设秸秆作为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渠的宽度为20~40cm;相邻暗渠之间的间隔为8~1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软管的径向截面周长为8~1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层的厚度为5~2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田耕种层的厚度为25~4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渠设置5~10°的坡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未经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05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针菇栽培室用串联式制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园林树木扶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