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工序集成加工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1473.5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5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高杰;余铁均;郭周镔;孙文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7/00;B23Q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坯料 加工机构 振动盘 送料机械手 机床主体 夹具基台 运送轨道 排料槽 直管 本实用新型 机械手 集成加工 上料机构 送料机构 冲压 多工序 中继 机床 夹具 连续加工 转换 切削 出料 取料 切割 人手 容纳 替代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序集成加工机床,包括机床主体、送料机构、上料机构、一号加工机构和二号加工机构,一号加工机构用于对直管进行冲压,二号加工机构用于对直管进行切割,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夹具基台,振动盘设置于机床主体的外部,夹具基台设置于机床主体上,夹具基台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直管的排料槽,送料机构包括坯料运送轨道、送料机械手以及转换中继机械手,坯料运送轨道设置于振动盘和夹具基台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振动盘以及坯料运送轨道输送直管的坯料至排料槽,通过送料机械手实现替代人手在排料槽中取料,然后再通过送料机械手实现直管坯料的连续加工冲压和切削,最后利用转换中继机械手实现出料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序集成加工机床,属于机床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机床在加工产品的时候,待加工的坯料需要通过操作工人将其放置在夹具中,加工完成的半成品需要通过操作工人将其从夹具上取下,然后按照产品加工工艺,一道一道去逐次完成,期间多属于重复的疲劳性工作。随着操作工人工作时间的增加、操作工人单调动作的不断重复、操作工人疲劳度的上升以及设备噪声的影响,半成品的各种品质参数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操作工人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也存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工序集成加工机床,用以减少坯料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干预和人工操作。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序集成加工机床,包括机床主体、送料机构、上料机构、一号加工机构和二号加工机构,一号加工机构用于对直管进行冲压,二号加工机构用于对直管进行切割,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夹具基台,振动盘设置于机床主体的外部,夹具基台设置于机床主体上,夹具基台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直管的排料槽,送料机构包括坯料运送轨道、送料机械手以及转换中继机械手,坯料运送轨道设置于振动盘和夹具基台之间,坯料运送轨道连通至振动盘,振动盘用于向排料槽内输送直管,振动盘、坯料运送轨道、排料槽、一号加工机构和二号加工机构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送料机械手沿送料方向设置于排料槽和二号加工机构之间,转换中继机械手沿送料方向设置于二号加工机构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利用振动盘以及坯料运送轨道输送直管的坯料至排料槽,通过送料机械手实现替代人手在排料槽中取料,然后再通过送料机械手实现直管坯料的连续加工冲压和切削,最后利用转换中继机械手实现出料的过程。整个生产过程极大限度抛开了人工干预,增加了直管长期加工品质稳定性和生产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料槽的数量有多个,所有排料槽均相互平行且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夹具基台的底部设置有滑轨,滑轨水平设置在机床主体上,且滑轨垂直于排料槽的槽向设置,夹具基台滑接在滑轨上,夹具基台连接有用于驱动夹具基台在滑轨上滑动的水平驱动机构,所有排料槽沿夹具基台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坯料运送轨道相对排料槽倾斜设置,且坯料运送轨道位于排料槽的上方,排料槽位于机床主体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机床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坯料运送轨道进行震动的直线振动器,直线振动器位于坯料运送轨道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工序集成加工机床还包括控制机构,排料槽内设置有用于感应直管的传感器,传感器、送料机械手和转换中继机械手均与控制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工序集成加工机床还包括第一加工基台和第二加工基台,第一加工基台和第二加工基台均安装在机床主体上,第一加工基台设置于一号加工机构的下方,第二加工基台设置于二号加工机构的下方,排料槽、第一加工基台和第二加工基台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机构还连接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1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铁路道岔钢轨件钻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剥扭线一体式压方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