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灯光爆闪警示的车用闪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5121.3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8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真龙;梅勇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吉星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车用闪光器 控制模块 警示 刹车 芯片 灯光 机动车辆 接线端子 警示功能 视觉冲击 行驶意图 应急反应 行车安全 高频率 转向灯 交通事故 察觉 交通 减速 直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灯光爆闪警示的车用闪光器,包括控制模块芯片U1、控制模块芯片U2和接线端子JP1,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一个刹车时左右两只转向灯同时高频率爆闪的警示功能。让周围的交通参与者有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能非常直观的察觉到本车辆是在紧急刹车减速中,向其它交通参与者明示本机动车辆的行驶意图,提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相对的应急反应,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或电动摩托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带灯光爆闪警示的车用闪光器。
背景技术
转向灯是表示机动车辆动态信息的最主要装置,是机动车辆在转弯时开启以提示前后左右车辆及行人注意的重要指示灯。它安装在机动车身前后(左右),在机动车辆转弯时开启,它为行车安全提供了保障,使周围的交通参与者提前知道机动车辆的行驶方向和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转向灯是通过闪光器控制来实现灯光闪烁的。目前传统的闪光器是在车辆转弯时,机动车辆驾驶人开启向左或向右转向开关,闪光器工作,向左或向右转向灯开始闪烁,以提示周围的交通参与者本机动车辆的行驶方向和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但是机动车辆驾驶人员使用刹车时,只有刹车灯亮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不强烈,周围的交通者或由于环境因素的问题不能非常直观的察觉到本车辆是在紧急减速刹车中,不能很好的提前做出相对的应急反应,容易发生的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灯光爆闪警示的车用闪光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灯光爆闪警示的车用闪光器,包括控制模块芯片U1、控制模块芯片U2和接线端子JP1,所述的控制模块芯片U1电源输入端Vin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JP1输入端5连通,控制模块芯片U1电源输出端Vout与电容器C3正极连接,电容器C3负极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芯片U1电源接地端GND连接,电容器C3负极同时通过导线与电容器C1负极连接,电容器C1正极与控制模块芯片U1电源输入端Vin连接,三极管Q2发射极与电容器C1正极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与电阻R5一端连接,电阻R5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与控制模块芯片U2电源输出端Vout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接线端子JP1输入端1连接,三极管Q2基极与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3另一端接线端子JP1输入端4连接,电阻R4一端与三极管Q2基极连接,电阻R4另一端与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电阻R1一端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电阻R1另一端电容器C1负极连接,二极管D1正极与电容器C1负极连接,二极管D1负极与接线端子JP1输入端4连接,二极管D3负极与接线端子JP1输入端6连接,二极管D3正极与二极管D2正极连接,二极管D2负极与接线端子JP1输入端3,接线端子JP1输入端2与控制模块芯片U2电源输入端Vin连接,电阻R2一端与接线端子JP1输入端1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电容器C2负极连接,电容器C2正极与控制模块芯片U2电源输入端Vin连接,控制模块芯片U2电源输入端Vout与电容器C4正极连接,电容器C4负极与控制模块芯片U2电源接地端GND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控制模块芯片U1的型号为1172。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控制模块芯片U2的型号为1173。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接线端子JP的型号5569-6A。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接线端子JP1输入端5为闪光灯输入端,接线端子JP1输入端4为闪光灯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接线端子JP1输入端2为刹车灯信号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接线端子JP1输入端6和接线端子JP1输入端3为转向爆闪数据线连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吉星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吉星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5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lora技术的路灯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静电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