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和具有其的内导向式平交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0702.0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5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映芝;温亚;牛茹茹;曾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E01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装置 第一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 轨道交通系统 本实用新型 驱动电机 移动部件 内导向 工作可靠性 平移 能耗 驱动 | ||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第一移动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第二移动部件同步且反向平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直接啮合且传动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以在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一齿条平移,所述第一齿条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中的所述第一移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支撑在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底部;
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支承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在转动时驱动所述第二齿条平移,所述第二齿条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的所述第二移动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支撑在所述第二齿轮轴的底部;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支承在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齿轮轴之间。
7.一种内导向式平交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叉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横向一侧在交叉前侧具有A1缺口,所述第一通道的横向另一侧在交叉后侧具有B1缺口,所述第二通道的横向一侧在交叉前侧具有A2缺口,所述第二通道的横向另一侧在交叉后侧具有B2缺口;
第一动梁,所述第一动梁位于交叉前侧,且在移入所述第二通道以填补所述A1缺口的A1位置、和移入所述第一通道以填补所述A2缺口的A2位置之间可运动;
第二动梁,所述第二动梁位于交叉后侧,在移入所述第二通道以填补所述B1缺口的B1位置、和移入所述第一通道以填补所述B2缺口的B2位置之间可运动;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梁和所述第二动梁同步且反向平移,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动梁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二动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导向式平交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相连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从动齿轮相连的第二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动梁和所述第二动梁之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07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道岔钩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