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漂船主机及液压系统上用的水冷风冷复合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9788.7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2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周小卫;朱天野;樊爱振;秦礼彬;薛小豫;郭苏浩;刘剑青;姚利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H21/3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式散热器 液压执行元件 液压油出口 液压油进口 回油总管 冷却系统 液压系统 液压油箱 柴油机 出油口 回油口 冷复合 冷风 本实用新型 冷却液水箱 进油总管 补充口 清漂 机舱 连通 甲板 接通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清漂船主机及液压系统上用的水冷风冷复合冷却系统,包括具有出油口和回油口的液压油箱、具有液压油进口和液压油出口的风冷式散热器,所述风冷式散热器上设有冷却液水箱补充口,所述出油口通过进油总管与液压执行元件相连通,所述液压执行元件通过第一回油总管与所述液压油进口连通,所述液压油出口通过第二回油总管与所述回油口连接通,所述风冷式散热器设置在甲板上,还包括柴油机,所述液压油箱和柴油机设置在机舱内,能够很好的起到冷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漂船的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清漂船主机及液压系统上用的水冷风冷复合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船用柴油机冷却系统为淡水(或为冷却液)强制冷却柴油机,然后用船体外部水(一般术语称海水)强制冷却淡水(或为冷却液)和其他载热流体(滑油等)。在系统布置上前者属闭式循环,后者属开式循环,两者组成的系统称闭式冷却系统。
对于工程船,特别是水面清洁船,上述闭式冷却系统存在以下弊端:水面清洁船在水质浑浊、水草垃圾多的水域中工作,船体外部水必须通过船舶左右两侧的海水箱引入,海水箱上设置有格栅,杂物泥沙较大,需要定期清理,不然容易发生海水箱堵塞,极大影响冷却效果;
同时,船用柴油机出厂自带的淡水冷却系统(即闭式循环的部分)的冷却器换热效率不够,冷却水箱的容量也偏小,也较大影响冷却效果;
另外,水面清洁船采用全液压驱动的工作系统时,即主机(主机一般布置在机舱内)的飞轮端和皮带轮端均连接液压泵站用于驱动各工作系统(例如收集舱装置),同时布置液压油箱、液压管路,造成机舱内空间狭小,液压系统的冷却装置尺寸较小,冷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清漂船主机及液压系统上用的水冷风冷复合冷却系统,结构设计简单,采用封闭式的风冷却系统,能够很好起到冷却的效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清漂船主机及液压系统上用的水冷风冷复合冷却系统,包括具有出油口和回油口的液压油箱、具有液压油进口和液压油出口的风冷式散热器,所述风冷式散热器上设有冷却液水箱补充口,所述出油口通过进油总管与液压执行元件相连通,所述液压执行元件通过第一回油总管与所述液压油进口连通,所述液压油出口通过第二回油总管与所述回油口连接通,还包括柴油机,所述风冷式散热器设置在甲板上,所述液压油箱和柴油机设置在机舱内。
进一步地,所述柴油机上设有液压泵总成,所述风冷式散热器上设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泵总成的进油端通过第一支管与所述进油总管连接,所述液压泵总成的出油端通过第二支管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通过第三支管与所述回油总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冷式散热器上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通过进水管与所述柴油机内部冷却水道出口连接,所述冷却液出口通过出水管与所述柴油机内部冷却水道进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冷式散热器包括内部散热排管Ⅰ、内部散热排管Ⅱ和叶片式风扇,所述内部散热排管Ⅰ直接与液压油进口和液压油出口相连,所述内部散热排管Ⅱ直接与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相连,所述液压马达与叶片式风扇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漂船主机及液压系统上用的水冷风冷复合冷却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取消使用发动机上的热交换器和冷却液箱(自带的容量小),并配置风冷式散热器和冷却液箱(容量大)移动到甲板上,空间大,维护保养方便;
2、取消海水箱,由原来通过外部水冷却发动机内部冷却液的方式,改为流动空气(风冷)直接冷却内部冷却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9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捕鱼渔船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升降浮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