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结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4466.X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6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唐胜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围板 车身主体 车身结构 可拆卸的 组装口 后围 拆卸 产品生产成本 优化产品结构 本实用新型 产品装配 车辆尾部 技术效果 快速定位 装配过程 装配难度 便利性 可拆卸 连接件 围板 装配 维护 维修 优化 环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和一种车辆,车身结构包括车身主体和后围板,后围板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后围组装口处。通过将后围板可拆卸地设置在车身主体的后围组装口处,后围板可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快速定位在车身主体上,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后围板的装配难度,提升后围板的装配速度,并且,设置可拆卸的后围板可以使车辆尾部受到撞击后快速的拆卸并更换后围板部件,进而提高后围板维修的便利性,降低后围板的维护成本,起到优化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装配环节,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车身结构中,车身结构的尾部由后围板4’和车身2’两部分组成,后围板4’为单个的板件结构,且在装配过程中后围板4’边缘与车身2’尾部的安装口对齐后直接焊接在车身2’上,这种车辆的后围板为整体焊接形式,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如下问题:
(1)生产过程中,车身在进行电泳工序时,由于后围板为整体焊接在车身后部,车身从电泳池出来后,车身内的电泳液难以排出干净,使得车身内残留大量积液;
(2)生产过程中,由于后围板整体焊接在车身后部,使得车身尾部被封死,在对车尾内部结构进行焊接等工序时,空间狭小,操作不变;
(3)在使用过程中,车身尾部发生碰撞时,由于后围板整体焊接在车身上,一方面,焊接的连接方式使得在维修拆卸不方便;另一方面,后围板整体件较大,进行维修更换时,要整体换掉,成本较高,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车身结构包括:车身主体,后围板,能够拆卸地设置在车身主体的后围组装口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身结构由车身主体和后围板两部分组成,车身主体为车辆的整体钢架结构,负责承载车辆上的其他外部形体结构,后围板为设置在车辆尾部的板材结构,用于封堵车身结构的尾端组装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后围板可拆卸地设置在车身主体的后围组装口处,后围板可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快速定位在车身主体上,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后围板的装配难度,提升后围板的装配速度,并且,设置可拆卸的后围板可以使车辆尾部受到撞击后快速的拆卸并更换后围板部件,进而提高后围板维修的便利性,降低后围板的维护成本。
具体地,在生产过程中,在对车身结构进行涂装时,可将车身主体与后围板分开进行涂装,在完成涂装后在进行后围板的安装,即在后围板安装之前,组装口处未封闭,方便先对车身主体内部结构进行焊接等工序,提升装配速度,后围板的安装工序可以自由选择,根据车身主体的装配流程,选择最适当的工序进行组装,以提升车身结构的装置效率。
具体地,在生产过程中,车身主体在传送带上行进,当行进至后围板安装区域时,机械臂抓取后围板并将后围板移动至车身主体的后围组装口处,其后另一机械臂携带可拆卸连接结构至后围板处并将后围板和车身主体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从而快速地完成车身主体上的后围板装配环节。
具体地,在车辆尾部受到撞击时,后围板被碰撞所损坏,维修过程中,先解除车身主体和后围板间的可拆卸连接,随后将损坏的后围板拆下,最后将新的后围板通过可拆卸连接件安装在车身主体上,进而高效地完成后围板的更换工序。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身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后围板通过螺钉螺接在车身主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后围板为双层板结构或多层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44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顶沟槽模制件
- 下一篇:一种通用化塑料前端模块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