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结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4466.X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6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唐胜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围板 车身主体 车身结构 可拆卸的 组装口 后围 拆卸 产品生产成本 优化产品结构 本实用新型 产品装配 车辆尾部 技术效果 快速定位 装配过程 装配难度 便利性 可拆卸 连接件 围板 装配 维护 维修 优化 环节 | ||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主体,
后围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后围组装口处;
还包括:
后围梁,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位于所述后围板的上方;
所述车身主体和所述后围梁共同围成所述后围组装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围板通过螺钉螺接在所述车身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围板为双层板结构或多层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包括:
第一板;
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叠设于所述第一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为框体结构,沿所述框体结构的周向设置有多个通孔;
其中,螺钉穿过所述第二板上的通孔和所述第一板上的所述通孔将所述后围板安装到所述车身主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还包括:
至少一个减重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还包括:
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上,位于所述第二板背向所述第一板的端面上;
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减震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车身主体的竖直方向,所述后围梁的高度大于所述后围板的高度的1/2,小于等于所述后围板高度的2/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44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顶沟槽模制件
- 下一篇:一种通用化塑料前端模块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