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受电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7241.3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5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苏川翔;边智颖;高君彬;张时雨;唐思超;韦立凯;岳淼聪;连思兰;刘婧彤;刘路瑶;袁欣怡;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主分类号: | B60L5/22 | 分类号: | B60L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孙进华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电弓 弹性支撑 上支撑臂 下支撑臂 液压杆 受电弓滑板 滑板组件 供电线 移动轨道 上端 下端 支架 本实用新型 电动汽车 接触不良 可移动地 汽车行驶 行驶过程 支架固定 铰接端 自由端 铰接 | ||
1.一种新型受电弓,其包括移动轨道(1)、受电弓支座(2)、下支撑臂(3)、上支撑臂(4)、伸缩机构以及受电弓滑板组件,所述受电弓支座(2)可移动地固定于所述移动轨道(1),所述下支撑臂(3)的铰接端固定于所述受电弓支座(2),所述下支撑臂(3)的自由端与所述上支撑臂(4)的下端铰接,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上液压杆(5)和下液压杆(6),所述上液压杆(5)设置于所述上支撑臂(4)与所述受电弓支座(2)之间,所述下液压杆(6)设置于所述下支撑臂(3)与所述受电弓支座(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弓滑板组件包括滑板组件支架(7)、弹性支撑(8)以及受电弓滑板(9),所述滑板组件支架(7)固定于所述上支撑臂(4)的上端,所述弹性支撑(8)的下端固定于所述滑板组件支架(7),所述受电弓滑板(9)固定于所述弹性支撑(8)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8)为弹簧复位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复位支撑包括复位底座(810)、复位弹簧(820)、复位顶杆(830)以及复位顶座(840),所述复位底座(810)固定于所述滑板组件支架(7),在所述复位底座(810)的轴线方向设有一个位移腔(811),所述复位顶杆(830)的下端可移动的插置在所述位移腔(811)内,所述复位顶杆(830)的上端与所述复位顶座(840)连接,所述复位顶座(840)与所述受电弓滑板(9)连接,所述复位弹簧(820)为扭簧,扭簧的两个支角分别铰接于所述复位底座(810)和所述复位顶座(8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受电弓还包括下连接杆(10)和上连接杆(11),所述下支撑臂(3)的自由端垂直铰接于所述下连接杆(10)的中部,所述上支撑臂(4)设有两根,两根所述上支撑臂(4)的下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下连接杆(10)的两端,两根所述上支撑臂(4)的上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滑板组件支架(7)的下侧且两根所述上支撑臂(4)的上端间隔设置,所述上连接杆(11)设置于两根所述上支撑臂(4)之间,且所述上连接杆(11)与所述下连接杆(10)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受电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液压杆(5)设置于所述下支撑臂(3)与所述上连接杆(11)之间,所述下液压杆(6)设置于所述受电弓支座(2)与所述下连接杆(1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72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沟式的移动供电系统
- 下一篇:飓风发电自充电的环保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