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深度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2045.9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7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杜大全;吴燕燕;张岩;孙涛;王强;王帅;姜志华;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国电龙高科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志光 |
地址: | 31517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筒体 上筒体 本实用新型 液体排放 总管 连通 气体深度净化 脱水导流器 主收集管 导流器 收集管 气体净化装置 工业设备 含量增加 净化气体 排烟设备 气体洗涤 生产过程 洗涤净化 锥形缩口 气溶胶 石膏雨 排放 白烟 扩口 雾滴 雾霾 废气 伸出 侧面 | ||
一种气体深度净化设备,它涉及一种气体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以解决气体洗涤后所排放净化气体中的雾滴含量较高,而使大气中的PM2.5和气溶胶的含量增加,而加重雾霾,并且存在很严重的白烟或者石膏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部与排烟设备相连的连接筒体、液体排放总管、主收集管、中心收集管、第一导流器、第二导流器、第一脱水导流器、第二脱水导流器和上筒体;连接筒体的的顶部设有锥形缩口,上筒体的底部与连接筒体的顶部连通,上筒体的顶部设有扩口,上筒体的底部通过主收集管与液体排放总管连通,中心收集管设置在连接筒体的内部并从连接筒体的侧面伸出与液体排放总管连通。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业设备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经过洗涤净化后的废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深度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湿式气体污染物减排工艺系统存在净化后气体雾滴较高的问题,现有最先进的除雾器和湿式电除尘器出口雾滴含量小于50mg/Nm3,随着除雾设备出口管道散热降温,在气体排出口位置,气体中雾滴含量会成倍增长。根据分析,气体携带雾滴中含有盐类大约占液滴总重量的20%左右,这些盐进入大气环境会显著增加大气中的PM2.5和气溶胶,加重雾霾,并且存在很严重的白烟或者石膏雨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气体洗涤后所排放净化气体中的雾滴含量较高,而使大气中的 PM2.5和气溶胶的含量增加,而加重雾霾,并且存在很严重的白烟或者石膏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气体深度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底部与排烟设备相连的连接筒体、液体排放总管、主收集管、中心收集管、第一导流器、第二导流器、第一脱水导流器、第二脱水导流器和上筒体;
连接筒体的顶部设有锥形缩口,上筒体的底部与连接筒体的顶部连通,上筒体的顶部设有扩口,上筒体的底部通过主收集管与液体排放总管连通,中心收集管设置在连接筒体的内部并从连接筒体的侧面伸出与液体排放总管连通,第一导流器设置在连接筒体的缩口处并与中心收集管连通,第一脱水导流器和第二脱水导流器自下至上依次设置在上筒体内部,上筒体的底部、第一脱水导流器和第二脱水导流器相邻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空间,第二导流器设置在第一脱水导流器的出口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导向和改变气体流动状态的方法,促进气体中雾滴发生凝聚并脱除大颗粒雾滴,在排污设备出口形成负压集液区,吸附收集排污设备出口附近因温度突然降低产生的大颗粒液滴,实现进一步降低净化后气体中雾滴和尘的排放浓度,减轻白烟和烟雨,并且能够防止深度净化设备外表面冬季结冰和夏季水渍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箭头为气体流向;
图2是第一脱水导流器8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K向视图,箭头为气体流向;
图4是第二脱水导流器9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它包括底部与排烟设备相连的连接筒体1、液体排放总管2、主收集管3、中心收集管4、第一导流器7、第二导流器10、第一脱水导流器8、第二脱水导流器9和上筒体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国电龙高科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国电龙高科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2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洗过滤插板的反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粉体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