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61523.4 | 申请日: | 2018-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8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姜井平;姜铭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井平;姜铭成 |
| 主分类号: | E05B79/06 | 分类号: | E05B79/06;E05B85/12;E05B8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安全车门 后部边沿 内把手 内表面 扳动 车锁 伸入 向后 本实用新型 左扳手 扳手 观察 左手 右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其左侧内把手和右侧内把手分别安装在左侧车门(1)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和右侧车门(2)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当打开左侧车门(1)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左侧车门的右手伸入到左伸手位置(9)扳动靠近左侧车门(1)的后部边沿的左扳手(5)打开左侧车门(1)的车锁,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左侧车门(1)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当打开右侧车门(2)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右侧车门(2)的左手伸入到右伸手位置(16)扳动靠近右侧车门(1)的后部边沿的右扳手(12)打开右侧车门的车锁,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右侧车门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车门的开门内把手通过安装在车门的的前侧方,这样驾驶员在开门时可以伸手可及,而往往驾乘人员在开车门时不注意,很快就把车门打开一秒钟就能将车门全部打开,给汽车外面骑车经过的人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电视、网络上报道的,因开门不回头观望引起的重伤、死亡等交通事故,数不胜数。国家交通部也注意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在驾考中规定“下车开门前观察后方和左侧交通情况”被要求为靠边停车的必备动作,一旦没有做到,科目三成绩就算为零分。这就是分段式开门。还有一种就是下车时用距离车门较远的那只手开门的“荷兰式开车门”,这两种开门方法能避免骑车人的伤亡事故,汽车也避免了事故损失,但是因为人的安全意识的原因,能做到反手开门、注意观察车后情况的只是少数人,所以事故还是经常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它不但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最大程度消除了现有的交通安全隐患,而且可以提高打开车门时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它包括左侧车门和右侧车门,左侧车门内表面的后部设有左侧内把手,右侧车门内表面的后部设有右侧内把手,左侧内把手安装在左侧车门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右侧内把手安装在右侧车门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所述的左侧内把手设置为左竖式把手,左竖式把手包括左安装座,在左安装座内设有左安装槽,左安装槽内设有竖直的正向L型拉手,正向L型拉手包括竖直的左扳手和水平的左连接条,竖直的左扳手与水平的左连接条设置为整体,竖直的左扳手与左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相邻,正向L型拉手的左连接条通过左连接件与左安装座的底部为转动连接,正向L型拉手与左侧车门的车锁之间为传动连接,在正向L型拉手的左扳手与左安装座之间连接有左复位装置,在竖直的左扳手与左安装槽之间为左伸手位置;所述的右侧内把手设置为右竖式把手,右竖式把手包括右安装座,在右安装座内设有右安装槽,右安装槽内设有竖直的反向L型拉手,反向L型拉手包括竖直的右扳手和水平的右连接条,竖直的右扳手与水平的右连接条设置为整体,竖直的右扳手与右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相邻,反向L型拉手的右连接条通过右连接件与右安装座的底部为转动连接,反向L型拉手与右侧车门的车锁之间为传动连接,在反向L型拉手的右扳手与右安装座之间连接有右复位装置,在竖直的右扳手与右安装槽之间为右伸手位置;当驾乘人员打开左侧车门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左侧车门的右手伸入到左伸手位置扳动靠近左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的左扳手并扳动左扳手打开左侧车门的车锁,在打开左侧车门时左侧车门无法完全打开,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左侧车门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提高开车门时的安全性,当驾乘人员打开右侧车门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右侧车门的左手伸入到右伸手位置扳动靠近右侧车门的后部边沿的右扳手并扳动右扳手打开右侧车门的车锁,在打开右侧车门时右侧车门无法完全打开,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右侧车门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提高开车门时的安全性。
所述的左侧内把手与右侧内把手都靠近车座椅靠背。所述的左侧内把手与和右侧内把手的位置都与乘坐人的上肩部相对应。所述的左复位装置和右复位装置都为复位弹簧。所述的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都设置为铰链。所述的正向L型拉手与反向L型拉手呈轴对称分布。
所述的正向L型拉手的内侧面设置为弧形,正向L型拉手的左扳手由上至下逐渐变粗。所述的反向L型拉手的内侧面设置为弧形,反向L型拉手的右扳手由上至下逐渐变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井平;姜铭成,未经姜井平;姜铭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1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