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61523.4 | 申请日: | 2018-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8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姜井平;姜铭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井平;姜铭成 |
| 主分类号: | E05B79/06 | 分类号: | E05B79/06;E05B85/12;E05B8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安全车门 后部边沿 内把手 内表面 扳动 车锁 伸入 向后 本实用新型 左扳手 扳手 观察 左手 右手 | ||
1.一种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其特征是它包括左侧车门(1)和右侧车门(2),左侧车门(1)内表面的后部设有左侧内把手,右侧车门(2)内表面的后部设有右侧内把手,左侧内把手安装在左侧车门(1)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右侧内把手安装在右侧车门(2)的内表面后部的边沿上部,所述的左侧内把手设置为左竖式把手,左竖式把手包括左安装座(3),在左安装座(3)内设有左安装槽(4),左安装槽(4)内设有竖直的正向L型拉手,正向L型拉手包括竖直的左扳手(5)和水平的左连接条(6),竖直的左扳手(5)与水平的左连接条(6)设置为整体,竖直的左扳手(5)与左侧车门(1)的后部边沿相邻,正向L型拉手的左连接条(6)通过左连接件(7)与左安装座(3)的底部为转动连接,正向L型拉手与左侧车门(1)的车锁之间为传动连接,在正向L型拉手的左扳手(5)与左安装座(3)之间连接有左复位装置(8),在竖直的左扳手(5)与左安装槽(4)之间为左伸手位置(9);所述的右侧内把手设置为右竖式把手,右竖式把手包括右安装座(10),在右安装座(10)内设有右安装槽(11),右安装槽(11)内设有竖直的反向L型拉手,反向L型拉手包括竖直的右扳手(12)和水平的右连接条(13),竖直的右扳手(12)与水平的右连接条(13)设置为整体,竖直的右扳手(12)与右侧车门(2)的后部边沿相邻,反向L型拉手的右连接条(13)通过右连接件(14)与右安装座(10)的底部为转动连接,反向L型拉手与右侧车门(2)的车锁之间为传动连接,在反向L型拉手的右扳手(12)与右安装座(10)之间连接有右复位装置(15),在竖直的右扳手(12)与右安装槽(11)之间为右伸手位置(16);
当驾乘人员打开左侧车门(1)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左侧车门的右手伸入到左伸手位置(9)扳动靠近左侧车门(1)的后部边沿的左扳手(5)并扳动左扳手(5)打开左侧车门(1)的车锁,在打开左侧车门(1)时左侧车门(1)无法完全打开,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左侧车门(1)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提高开车门时的安全性,当驾乘人员打开右侧车门(2)时,驾乘人员需要转身用远离右侧车门(2)的左手伸入到右伸手位置(16)扳动靠近右侧车门(2)的后部边沿的右扳手(12)并扳动右扳手(12)打开右侧车门的车锁,在打开右侧车门时右侧车门无法完全打开,使得驾乘人员在打开右侧车门的同时能够向后观察,提高开车门时的安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左侧内把手与右侧内把手都靠近车座椅靠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左侧内把手与和右侧内把手的位置都与乘坐人的上肩部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复位装置(8)设置为左复位弹簧,右复位装置(15)设置为右复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左连接件(7)和右连接件(14)都设置为铰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其特征是所述的正向L型拉手与反向L型拉手呈轴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其特征是所述的正向L型拉手的内侧面设置为弧形,正向L型拉手的左扳手(5)由上至下逐渐变粗。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以实现开车门时强制转身的安全车门,其特征是所述的反向L型拉手的内侧面设置为弧形,反向L型拉手的右扳手(12)由上至下逐渐变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井平;姜铭成,未经姜井平;姜铭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15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