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悬架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5269.7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9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张瑞;陈哲明;付江华;代正莉;王鹏;王康;王恒;程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387 | 分类号: | F16F1/387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套筒 内套筒 衬套 内凸环 外凸环 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 汽车悬架 弧形孔 外凸棱 内壁 外壁 轴向 安全性能 汽车整车 设计悬架 筒状结构 内凸棱 弹簧 撕裂 套筒 凸棱 悬架 整车 对称 垂直 贯穿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橡胶层,所述外套筒和内套筒为筒状结构,在外套筒的内壁绕其一周分布有数根内凸棱,在内套筒的外壁上绕其一周分布有数根外凸棱;在外套筒的内壁和内套筒的外壁的中部分别设有绕其一周的内凸环和外凸环,且内凸环与外凸环位于外套筒和内套筒相对应的位置;在内凸棱和外凸棱的两侧以及内凸环和外凸环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弹簧;在橡胶层上沿其轴向开设有数个贯穿其两端的弧形孔,所述弧形孔沿垂直于橡胶层轴向的断面呈弧形。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设计悬架衬套在各方向的刚度,有助于提高汽车整车的性能,并能有效的防止悬架衬套撕裂和脱落,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悬架衬套。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悬架衬套要在不同方向上承受拉压力或剪切力等情况,因此,悬架衬套的设计对整车性能的优劣有很大影响。汽车的悬架衬套的刚度值由整车的性能决定,因此,不同车型的汽车悬架衬套的刚度值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整车的性能来设计。传统的悬架衬套通常采用在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设置橡胶材料的形式,结构相对简单,各向刚度的设计范围较小,在很多情况下都无法满足整车性能的需要,限制了整车性能的提高。
再有,在汽车制动或者加速时,传递到悬架衬套的力较大,传统的橡胶材料与内、外套筒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橡胶部分容易撕裂或者脱落,导致汽车的悬架控制出现问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的汽车悬架衬套,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汽车悬架衬套在各方向的刚度设计范围小、受力容易撕裂或脱落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悬架衬套,能够灵活设计悬架衬套在各方向的刚度,有助于提高汽车整车的性能,并能有效的防止悬架衬套撕裂和脱落,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置于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的橡胶层,所述外套筒和内套筒为筒状结构,且外套筒和内套筒的轴心线重合;在外套筒的内壁绕其一周分布有数根内凸棱,所述内凸棱的长度方向与外套筒的轴向一致,在内套筒的外壁上绕其一周分布有数根外凸棱,所述外凸棱的长度方向与内套筒的轴向一致;在外套筒的内壁和内套筒的外壁的中部分别设有绕其一周的内凸环和外凸环,且内凸环与外凸环位于外套筒和内套筒相对应的位置;在内凸棱和外凸棱的两侧以及内凸环和外凸环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弹簧;在橡胶层上沿其轴向开设有数个贯穿其两端的弧形孔,所述弧形孔沿垂直于橡胶层轴向的断面呈弧形。
通过在外套筒的内壁上设置内凸棱和内凸环,在内套筒的外壁上设置外凸棱和外凸环,增加了内套筒和外套筒与橡胶层的接触面积,内凸棱、内凸环、外凸棱和外凸环均能吸收受到的力,并对力进行有效的衰减,从而使得外套筒、橡胶层和内套筒之间不易撕裂或脱落,起到保护悬架衬套的作用,提高了悬架衬套的使用寿命。在内凸棱、内凸环、外凸棱和外凸环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弹簧,弹簧的刚度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场景来设置,使得悬架衬套的刚度设计更灵活;弹簧的恢复速度快,有利于在复杂路况行车时保持悬架衬套良好的性能;弹簧可以吸收来自轴向和径向的力,起到保护悬架衬套、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作用。在橡胶层内开有数个弧形孔,使整个橡胶层受力更均匀,弧形孔能够吸收能量,防止橡胶层因受力过大产生撕裂;由于弧形孔的参数是可以调整的,因此调节弧形孔的参数也能调整悬架衬套的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凸棱和外凸棱分别绕外套筒和内套筒一周均匀分布,且内凸棱和外凸棱错位设置。外凸棱和内凸绕外套筒和内套筒一周均匀分布并错位设置,使得整个悬架衬套结构设计合理,在受力时,内凸棱和外凸棱能够对受到的力的进行传递和吸收。
进一步地,所述内凸棱和外凸棱均为四根,且相邻的内凸棱和外凸棱所在直径之间的夹角为45°。由于内凸棱和外凸棱处于上述位置,整个悬架衬套是旋转对称的,受力时力的分布能够更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5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传感器上的簧片组件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制造用的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