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通风柜气体泄漏检测的测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7875.4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8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和虎;张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地和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8 | 代理人: | 谭建文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柜 气体采集 气体采集组件 气体泄漏检测 补偿气体 采集单元 测试结构 流量控制组件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连接组件 通路连接 载气通路 出气端 连接件 气通路 通风橱 检测 点检 检漏 漏点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橱检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通风柜气体泄漏检测的测试结构。一种适用于通风柜气体泄漏检测的测试结构,包括采集单元和检测单元,采集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通过气体采集通路、补偿气体通路或载气通路连接;采集单元包括气体采集组件、流量控制组件和通风柜连接组件,气体采集组件与通风柜之间通过所述通风柜连接件连接,补偿气体通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气体采集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采集通路,所述载气通路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采集通路连接,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设于所述气体采集通路或所述补偿气体通路上。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通风柜的逐点检漏,实现快速精确寻找漏点,降低了通风柜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橱检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通风柜气体泄漏检测的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通风柜的功能中最主要的是排气功能,在实验室中,实验操作时产生各种有害气体、臭气、湿气以及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为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防止实验中的污染物质向实验室扩散。通风柜的密封性能是通风柜性能的核心。
目前,对于通风橱的密封性的检测目前美国执行ASHRAE110-2016标准。欧盟执行BS EN 14175-22003标准和中国执行JBT 6412-1999标准。这些标准对通风柜的密封性检测都采用SF6示踪法。对最低检测限要求都是0.01ppm。目前国内外尚无完全满足这些标准的SF6示踪检漏仪,在执行通风柜密封性检测上,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漏点检测,无法快速精准找到通风橱结构的泄漏点,从而增加通风橱维护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通风柜气体泄漏检测的测试结构,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通风柜气体泄漏检测的测试结构,包括采集单元和检测单元,其中,所述采集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通过气体采集通路、补偿气体通路或载气通路连接;所述采集单元包括气体采集组件、流量控制组件和通风柜连接组件,所述气体采集组件与通风柜之间通过所述通风柜连接件连接,
所述补偿气体通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气体采集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采集通路,所述载气通路的出气端与所述气体采集通路连接,所述流量控制组件设于所述气体采集通路或所述补偿气体通路上,所述补偿气体通路用于保持所述气体采集通路的流量恒定;
在所述气体采集通路或补偿气体通路上设有过滤器,其对气体采集通路中杂质进行过滤;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信号输出单元,所述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相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与所述信号输出单元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通风柜连接件采用集气管,其用于收集通风柜不同位置的气体。
可选的,所述通风柜连接件采用人体模型,所述气体采集组件插入所述人体模型的鼻部。移动人体模型可以检测不同位置的SF6气体浓度。
所述气体采集组件采用取气探针,所述取气探针的尾部外表面套接一漏斗状的喷嘴。
所述流量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限流阀、第二限流阀和微型隔膜泵,所述第一限流阀设于所述气体采集通路上,所述第二限流阀设于所述补偿气体通路上,所述第一限流阀或所述第二限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型隔膜泵连接。
所述检测器采用ECD传感器。
在所述ECD传感器近所述取气探针的一端连接一气体反应腔,在所述气体反应腔内设有与六氟化硫气体反应的Ni63薄片。
在所述气体反应腔与所述取气探针之间设有一变径烧结器,其用于保持气体采集通路中的气体流量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地和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地和工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7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