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轮结构及汽车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9676.2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8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谢驰;曹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F16F15/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铜***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轮结构 飞轮本体 连接板 惯量 汽车动力系统 发动机零部件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需求 曲轴 厚度调节 启动齿圈 转动惯量 齿圈套 周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飞轮结构及汽车动力系统。该飞轮结构,包括:飞轮本体、启动齿圈和惯量连接板;惯量连接板连接在飞轮本体的端面上,且惯量连接板在飞轮本体和曲轴之间;启动齿圈套接在惯量连接板的周面。该飞轮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飞轮本体的厚度调节范围小,使飞轮结构的转动惯量调整具有局限性,不能根据发动机需求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飞轮结构及汽车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飞轮是安装在发动机曲轴输出端的圆盘部件,其在转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使得发动机工作时各个气缸传递至曲轴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尽量减少;同时,飞轮也是将动力传递至变速箱的重要部件。在传统的手动挡汽车中,飞轮是离合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离合器摩擦片接触、实现了动力的传输。但是由于使用过程中离合器摩擦片和汽车飞轮贴合处温度很高,会加剧飞轮和摩擦片的磨损;同时由于手动挡汽车需要脚踩离合器才能实现换挡操作,其操纵相对复杂。随着技术的提高,自动挡汽车逐步成为人们购买汽车时的首选,其采用液力变矩器作为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实现不同档位切换时的脱离部件。但是液力变矩器工作过程中,其会相对于发动机轴向移动而对发动机产生冲击。为了减少这一冲击同时实现发动机的平稳转动,液力变矩器和发动机曲轴之间还需要设置挠性飞轮。挠性飞轮既具有一定刚度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柔性,在传递扭矩过程中可通过自身变形而缓冲液力变矩器对发动机的冲击。
但是,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挠性飞轮通常冲压形成,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齿圈焊接;其中,挠性飞轮由于刚度需要,其厚度不可能有较大的调整范围,因此对于挠性飞轮部件的转动惯量调整具有局限性,不能根据发动机需求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飞轮结构,以缓解现有的飞轮本体的厚度调节范围小,使飞轮结构的转动惯量调整具有局限性,不能根据发动机需求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飞轮结构,包括:飞轮本体、启动齿圈和惯量连接板;
所述惯量连接板连接在所述飞轮本体的端面上,且所述惯量连接板在所述飞轮本体和曲轴之间;所述启动齿圈套接在所述惯量连接板的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惯量连接板与所述飞轮本体通过点焊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所述飞轮本体的端面设置多个点焊位置,且多个所述点焊位置沿所述飞轮周向分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所述飞轮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在所述惯量连接板上设置多个与所述连接柱对应的通孔,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通孔过盈配合,使所述飞轮本体和惯量连接板连接;
且所述连接柱的高度小于所述惯量连接板的厚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多个连接柱沿所述飞轮本体周向等间距分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飞轮本体上的所述连接柱通过冲压制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启动齿圈焊接在所述惯量连接板的周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所述飞轮本体的外圆折弯形成环形翻边,且所述环形翻边朝向液力变矩器;
在所述环形翻边内套接有信号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所述飞轮本体的端面的中心区域设置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在液力变矩器和飞轮本体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离合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9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扭转减振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系留铰链防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