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2026.7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9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民;陈康;李金泽;李周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摩托菲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大兴区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板 定位座 车身 定位杆 连接座板 固接 试制 螺栓 机车车身 柔性夹具 通过口 粗调 适配 通孔 总装 底座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底座上表面 滑动连接 锁定组件 底端 机车 锁定 拆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用于机车试制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和多个车身定位座,底座上表面均匀固接有多个定位杆,各车身定位座底端分别固接有连接座板,连接座板上开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第一通孔;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压板,压板上开有通过口,通过口允许车身定位座通过,压板始终压在部分连接座板上;压板上开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第二通孔,压板上固接有锁定定位杆和压板相对位置的锁定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身定位座在进行位置粗调时,需要将所有的螺栓拆除,调节后在将螺栓全部连接上去,操作比较繁琐的问题,达到了便于对车身定位座进行粗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试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
背景技术
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时需要对车身上的多处结构进行焊接,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车身进行固定,为满足不同款型的机车车身固定的不同需求,通常采用的是柔性夹具。
现有的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带有多个螺纹孔10的底座1和多个车身定位座2。车身定位座2有多种类型,用于对车身不同位置不同结构进行定位。大部分车身定位座2上具有与车身底部的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22,定位销22的位置可以进行微调以适应不同的车型。在车型变动较大时,就需要对整个车身定位座2进行位置调整,车身定位座2一般浮动设置在底座1上,其底部均开有与底座上螺纹孔10等径的通孔,通孔与螺纹孔10对齐后通螺栓连接固定。通过通孔与不同的螺纹孔10对齐,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改变车身定位座2的位置,以粗调形式适应车外形变化。
但是这种夹具,为了确保车身定位座2的位置稳定,将车身定位座2连接在底座1上的螺栓通常设置有很多个。在进行粗调时,需要将所有的螺栓拆除,调节后在将螺栓全部连接上去,操作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便于对车身定位座进行粗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机车车身总装试制柔性夹具,包括底座和多个车身定位座,底座上表面均匀固接有多个定位杆,各车身定位座底端分别固接有连接座板,连接座板上开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第一通孔;底座上滑动连接有压板,压板上开有通过口,通过口允许车身定位座通过,压板始终压在部分连接座板上;压板上开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第二通孔,压板上固接有锁定定位杆和压板相对位置的锁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座板插在对应的定位杆上,锁定车身定位座水平方向的位置;利用压板将各连接座板压在底座上,通过锁定组件直接锁定压板与定位杆的相对的位置,既可以保证车身定位座的位置固定。可以减少需要连接的螺栓的数量,便于对车身定位座进行粗调。通过口的设置,保证车身定位座不受压板干涉,同时确保车身定位座有足够的可调节空间。
较佳的,底座与压板之间设有若干垫块,垫块的高度与连接座板厚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板压住连接座板使,可以用垫块支撑起压板与底座不接触的位置,有助于保证压板上的受力均衡,减小压板上的集中应力,降低压板变形的可能性,有助于保证压板的固定效果。
较佳的,垫块上开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第三通孔,垫块插接在定位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通孔和定位杆的配合,实现垫块水平位置的固定,便于保证垫块的稳定。
较佳的,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固接在底板四周的竖直滑柱,压板的四角固接有分别与滑柱相适配的滑套,滑套在滑柱上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柱来约束压板的滑动方向,保证压板滑动时姿态始终不变,方便压板与连接座板分离后重新压住连接座板时第二定位孔与定位杆的配合。设置滑套,便于单独加工滑动接触的位置。有助于保证压板与滑柱间具有较小的滑动摩擦系数,减小滑动摩擦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摩托菲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摩托菲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2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