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隔热件及虚拟现实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5059.3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4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龙寿伦;李耀辉;熊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现实设备 隔热板 隔热件 用户面部 变形部 隔热 凸起 隔热空腔 本实用新型 船形结构 勾形结构 用户体验 遮光组件 直接传递 散发 撑起 隔档 毛形 贴合 支撑 应用 配合 | ||
1.一种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隔热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板(2)和数个隔热凸起(3),其中,
所述隔热板(2)包括接触变形部(21)、两个连接部(23)和两个支撑部(24);
所述接触变形部(2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连接部(23),两个所述连接部(23)沿接触变形部(21)的中心线(210)对称;每一所述连接部(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支撑部(24);所述支撑部(24)的内表面(241)与接触变形部(21)的内表面(211)平行;所述接触变形部(21)、连接部(23)和支撑部(24)顺次连接形成船形结构;
所述隔热凸起(3)设置于所述接触变形部(21)的内表面(211)上,每个隔热凸起(3)沿接触变形部(21)的长度方向排列;
相邻两个所述隔热凸起(3)以及对应的接触变形部(21)的内表面(211)形成隔热空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隔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2)还包括设置于接触变形部(21)和连接部(23)之间的过渡部(22),每个所述过渡部(22)的一端分别与接触变形部(21)的一端连接,每个所述过渡部(22)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部(23)的一端连接;所述接触变形部(21)、过渡部(22)、连接部(23)和支撑部(24)顺次连接形成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隔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2)呈弧形,所述接触变形部(21)、过渡部(22)、连接部(23)和支撑部(24)顺次连接形成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隔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凸起(3)的长度L1占接触变形部(21)宽度H1的5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隔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凸起(3)的底面(31)与支撑部(24)的内表面(241)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隔热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隔热板(2)连接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与隔热板(2)呈角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隔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包括用于固定接触变形部(21)的主固定部(11)、两个用于固定过渡部(22)的第一固定部(12)、两个用于固定连接部(23)的第二固定部(13)、以及两个用于固定支撑部(24)的第三固定部(14);
所述主固定部(1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一固定部(12),所述第一固定部(12)沿主固定部(11)的中心线(110)对称;每一所述第一固定部(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第二固定部(13),每一所述第二固定部(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第三固定部(14),所述主固定部(11)的中心线(110)与接触变形部(21)的中心线(210)重合;
所述主固定部(11)的底面(111)与接触变形部(21)的底面(211)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2)的底面(121)与过渡部(22)的底面(221)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13)的底面(131)与连接部(23)的底面(231)连接,所述第三固定部(14)的底面(141)与支撑部(24)的底面(24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隔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部(11)的底面(111)、第一固定部(12)的底面(121)、第二固定部(13)的底面(131)和第三固定部(14)的底面(141)顺次连接形成凸形结构,所述凸形结构与所述接触变形部(21)、过渡部(22)、连接部(23)和支撑部(24)顺次连接形成的船形结构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隔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长度与隔热板(2)的长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50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模组结构及AR/VR眼镜
- 下一篇:虚拟现实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