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79854.3 | 申请日: | 201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8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江秀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澜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 |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装置 电动伸缩杆 传送带 工控主机 工业相机 基于机器 本实用新型 传送装置 支架系统 视觉 推送头 光源系统 竖直支架 水平支架 信号连接 旋转电机 一端连接 支架底板 自动检测 隔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装置,该新型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支架系统、旋转电机、工业相机、光源系统和工控主机;所述支架系统包括支架底板、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所述工业相机与所述工控主机信号连接;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左侧还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远离所述传送带的左侧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推送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工业相机,可以达到自动检测工件直径的目的;通过设置的工控主机,可以达到判断工件直径是否符合标准的目的;通过设置的第三电动伸缩杆和第三推送头,可以达到将直径不合格的隔间推出此测量装置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机械零件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机械产品越来越多,机加工件外表为圆状的零件也随着增多,特别是批量生产的零件,如圆型法兰、圆锥辊子、圆锥台等零件,目前的测量方法可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以接触式测量为主。接触式测量是由人工使用各种量具接触测量,不仅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工作人员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中极容易出现疏漏,从而影响直径测量的最终结果,特别是需要全检时费时费力,严重阻碍了快速批量生产的要求;非接触式测量如机器视觉测量,在工业相机分辨率一定的条件下,对于尺寸较小的零件工业相机可以对零件整体进行图像拍摄,获得足够多的像素点实现高精度测量,但对于尺寸大的零件,如果对零件整体进行图像拍摄,由于硬件条件限制,在工业相机分辨率一定的条件下不能获得足够多的像素点,达不到高精度测量,因此对于尺寸大的零件的测量需要一种快速、高精度、高效率的检测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劳动强度大、测量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能够自动分拣出直径尺寸不合格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装置,该新型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支架系统、旋转电机、工业相机、光源系统和工控主机;
所述支架系统包括支架底板、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上,所述水平支架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架的上端;
所述旋转电机竖直固定在水平支架上,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相机固定板,所述工业相机与所述相机固定板相连接,且所述工业相机相对于所述相机固定板的中心偏置;所述工业相机与所述工控主机信号连接;
所述光源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架底板上,所述光源系统上设有供待测量工件放置的测量工位,所述工业相机位于所述测量工位的上方,且待测量工件的内外圈圆弧的弧段位于所述工业相机的成像范围内;所述测量工位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推送头,所述第一推送头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与所述竖直支架相连接;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左侧与所述第一推送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远离所述传送带的左侧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将工件推入所述测量工位的第二推送头;
所述传送带的左侧还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远离所述传送带的左侧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推送头;当工控主机判断被测量工件的直径不符合要求时,所述工控主机控制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第三推送头伸缩到第一设定位置将不合格工件推出所述传送带;
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旋转电机的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第三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第四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和所述第四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工控主机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送头为U形口的第一推送头,所述第二推送头为U形口的第二推送头,所述第三推送头为U形口的第三推送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澜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澜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9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微形变光纤SPR传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