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状脱硫活性焦解析回转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8309.4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1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龙;李阳;赵瀚辰;赵婷雯;蔡铭;姚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C01B17/5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析 转炉 换热器 粉状活性焦 固定转轴 转炉本体 中空 本实用新型 螺旋给料器 脱硫活性焦 转炉装置 冷却段 预热段 连通 换热器进出口 高效换热 管路布置 料仓出口 驱动装置 旋转带动 活性焦 填充率 出料 料仓 分设 转动 体内 穿过 流动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状脱硫活性焦解析回转炉装置,该装置包括粉状活性焦料仓,粉状活性焦料仓出口连通螺旋给料器入口,螺旋给料器出口连通解析回转炉本体入口;解析回转炉本体内分设预热段、解析段和冷却段,各段解析回转炉本体内部分别安装预热段换热器、解析段换热器和冷却段换热器,各换热器均固定在穿过解析回转炉本体中心的中空固定转轴上,换热器进出口管路布置在中空固定转轴内;中空固定转轴固定在回转炉中心不转动,回转炉外壳通过驱动装置旋转,回转炉一侧进料一侧出料。本实用新型利用回转炉旋转带动粉状活性焦流动,实现活性焦与换热器高效换热,大幅度提高了回转炉填充率,处理粉状活性焦量大,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状脱硫活性焦解析回转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燃煤锅炉多数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每年至少开采优质石灰石1.25亿吨,破坏生态环境;湿法脱硫副产物石膏2.15亿吨,量大质低,难于利用和处理,同时湿法脱硫耗水量巨大,造成严重的浪费,燃煤烟气硫资源化回收利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工业化的干法硫资源回收技术,脱硫效率超过98%,节水90%以上,现有的资源化回收工艺可将脱除的SO2解析、释放,最终可有效转化成硫酸、硫酸铵化肥等工业品,实现了硫资源的回收利用;同时活性焦净化技术可以实现粉尘、Hg、二噁英等多种污染物的联合脱除,属于干法脱出技术,不会产生“石膏雨”问题,也不会产生湿烟气的烟羽视觉污染,特别适用于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的燃煤锅炉、城市周边热电厂、焦化厂、冶炼厂、垃圾焚烧厂等,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活性焦净化技术均以商用3-12mm活性焦颗粒为吸附剂,采用颗粒活性焦流动床吸附塔脱除烟气中SO2,最终吸附饱和的活性焦颗粒进入解析塔再生,颗粒焦解析塔一般采用立式换热管结构形式,以高温加热的方式将吸附的SO2解析出来。但是对于颗粒粒径较小的粉状活性焦,由于其堆积密度大,颗粒间空隙小,易出现压实等情况,现有的立式解析塔无法解决SO2解析气顺利排出及解析塔阻力过大的问题,此外由于解析气形成的局部栓塞气流,易出现换热管式解析塔运行不稳定及受热不均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状脱硫活性焦解析回转炉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不仅实现脱硫活性焦稳定再生,而且可以获得高浓度SO2,实现硫的资源化。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状脱硫活性焦解析回转炉装置,包括粉状活性焦料仓1,粉状活性焦料仓1出口连通螺旋给料器2入口,螺旋给料器2出口连通解析回转炉本体4入口;解析回转炉本体4内沿着粉状活性焦进料方向依次设置预热段、解析段和冷却段,预热段、解析段和冷却段分别安装预热段换热器18、解析段换热器17和冷却段换热器16,各换热器均固定在穿过解析回转炉本体4中心的中空固定转轴5上,解析回转炉本体4出料口一端安装回转炉密封装置8;驱动电机20通过转动齿轮组19连接解析回转炉本体4,以驱动解析回转炉本体4旋转;冷却空气入口管15连接冷却风机13入口,冷却风机13出口连接冷却段换热器16入口,冷却段换热器出口管9连接加热炉11入口,加热炉出口管12连接解析段换热器17入口,解析段换热器17出口与预热段换热器18入口连通,预热段换热器出口管10通过中空固定转轴5排出热空气。
所述粉状活性焦粒径为25微米~1毫米,解析回转炉本体4内粉状活性焦填充率为20%~85%。
所述解析回转炉本体4与水平方向呈倾斜角度1~10°布置,支撑装置与中空固定转轴5后端固定,通过调整支撑装置高度来调节解析回转炉本体4倾斜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8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