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伸长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8049.4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0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友名;许瑞;袁慧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黄国强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杆 防撞装置 伸长 弹簧 缸体 本实用新型 活塞 腔室内部 压缩行程 伸出 车辆前部 第一腔室 前端延伸 预备状态 纵向空间 平移 活塞端 平行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伸长防撞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缸体形成第一腔室,所述活塞杆的活塞端和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活塞杆的前端延伸到所述缸体外;在第一状态,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部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腔室内部的下方,并平行于所述活塞杆;在第二状态,所述活塞杆向前伸出,所述第一弹簧向上平移至所述活塞杆的活塞端的后方,进入所述活塞杆的压缩行程。本实用新型的可伸长防撞装置仅在需要时进入预备状态,活塞杆伸出呈现为第二状态,形成可伸长防撞装置的压缩行程,解决由于车辆前部纵向空间的限制,导致活塞类防撞装置不适宜安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伸长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节能及环保始终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三大主题,其中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性能。在汽车被动安全防护方面,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转向柱等在内的汽车被动安全装置,虽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但随着平均车速不断提高、发生的碰撞不断加剧,实际上已不能完全有效地抵抗巨大的碰撞力来降低交通事故的死亡率。
目前也有安装在车辆前端的液压防撞装置,但是由于车辆前部纵向空间十分有限,这就限制了这些装置的工作行程,导致这些装置的吸能效率无法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伸长防撞装置,在不改变防撞装置工作行程的情况下,缩短防撞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下的长度,解决由于车辆前部纵向空间的限制,导致活塞类防撞装置不适宜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伸长防撞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缸体形成第一腔室,所述活塞杆的活塞端和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活塞杆的前端延伸到所述缸体外;
所述活塞杆和所述第一弹簧的相互关系有两个状态:
在第一状态,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部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腔室内部的下方,并平行于所述活塞杆;
在第二状态,所述活塞杆向前伸出,所述第一弹簧向上平移至所述活塞杆的活塞端的后方,进入所述活塞杆的压缩行程;
所述可伸长防撞装置还包括第一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气体发生器,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器用于产生高压气体推动所述活塞杆向前伸出,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器产生高压气体推动所述第一弹簧向上平移;所述活塞杆的向前伸出先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向上平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内还设置有上半圆柱形缸套和下半圆柱形缸套,所述上半圆柱形缸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所述下半圆柱形缸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所述下半圆柱形缸套可向上运动和所述上半圆柱形缸套结合形成圆柱形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可伸长防撞装置还包括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阀,所述第一腔室的气体经压缩后通过所述第一压力阀进入所述第二腔室;
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之间设置有通道;
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浮动活塞、第二弹簧和第二压力阀,所述第三腔室远离通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压力阀,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浮动活塞和所述第二压力阀之间,处于所述浮动活塞的压缩行程;
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的所述浮动活塞之间灌注有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浮动活塞之间灌注的液体是液压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腔室还设置有节流板,所述节流板位于所述浮动活塞和所述通道之间,所述节流板上设置有多个槽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8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加整车涉水深度的前保险杠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和翼子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