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伽马能谱仪进样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4441.3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1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松;张慧;朱威莉;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纳沛斯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箱 伸缩杆 晶圆 卡板 取样装置 伽马能谱 进样 卡槽 取样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外部电源线 固定设置 两端设置 内部固定 内部设置 移动过程 干燥孔 杆头 取出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伽马能谱仪进样取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杆头固定设置有取样箱,所述取样箱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空心卡板,所述取样箱的内部两端设置有干燥条,所述伸缩杆与外部电源线性连接;通过伸缩杆的设置实现了可以调节取样箱的高度到最便于使用者取样的高度的功能,通过空心卡板的设置实现了可以便捷取样的功能,从取样箱的卡槽中取出卡有晶圆的空心卡板既避免了与晶圆直接接触污染晶圆又降低了晶圆在移动过程中的损坏几率,通过干燥条和干燥孔的设置实现了可以对取样箱内部的样品进行干燥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伽马能谱仪进样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能谱仪主要有探测器、脉冲幅度分析器、记录显示电路三部分组成。工作时,探测器将不同能量的射线变成相应幅度的电脉冲并加以放大。放大的脉冲送到脉冲幅度分析器加以分离,然后由记录显示电路记录。它既可以测量伽马能谱,又可以测量总伽马照射量率。野外轻便伽马能谱仪常用于测量岩石或地层的铀、镭、钍、钾等含量。一般实验室用的足多道伽马能谱仪,野外常用四道伽马谱仪,如FD一840四道伽马能谱仪、FD一3003地面伽马能谱仪、GAD一6型伽马能谱仪以及FD一3022型伽马能谱仪,航测用的航空伽马能谱仪(如FD123型、进口的GR一800)和应用于井中的伽马能谱仪(如FD一121)等。
本实用新型主要取样的是8英寸的晶圆和12英寸的晶圆,取出的8英寸的晶圆和12英寸的晶圆置于伽马能谱仪中,探测器将探测晶圆里的射线能量并加以放大,经由脉冲幅度分析器加以分离,最后在显示器中显示。
现有的进样取样装置存在取样的样品位置固定,样品堆砌在一起,不便取样的问题;此外,现有的进样取样装置存在在移动样品的过程中易损坏样品的问题;除此之外,现有的进样取样装置还存在样品不易保持干燥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伽马能谱仪进样取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伽马能谱仪进样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进样取样装置存在取样的样品位置固定,样品堆砌在一起,不便取样的问题;此外,现有的进样取样装置存在在移动样品的过程中易损坏样品的问题;除此之外,现有的进样取样装置还存在样品不易保持干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伽马能谱仪进样取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杆头固定设置有取样箱,所述取样箱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空心卡板,所述取样箱的内部两端设置有干燥条,所述伸缩杆与外部电源线性连接,所述空心卡板的内部设置有晶圆。
优选的,所述干燥条设置成网状结构,且干燥条的内部充满吸水硅胶,所述干燥条的底端插入到取样箱的底部,且干燥条的顶端伸出取样箱的顶部,所述干燥条的顶端设置成空心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槽对称分布在取样箱内部两端,且每一端的卡槽上下均匀分布成五层。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干燥孔。
优选的,所述取样箱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翻盖,所述取样箱与翻盖通过铰链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伸缩杆的设置实现了可以调节取样箱的高度到最便于使用者取样的高度的功能。
(2)通过空心卡板的设置实现了可以便捷取样的功能,从取样箱的卡槽中取出卡有晶圆的空心卡板既避免了与晶圆直接接触污染晶圆又降低了晶圆在移动过程中的损坏几率。
(3)通过干燥条和干燥孔的设置实现了可以对取样箱内部的样品进行干燥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纳沛斯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纳沛斯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4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