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用柔性去毛刺连接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33038.9 | 申请日: | 2018-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4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梁品松;梁斌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B24B4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气缸板 连接板 中心孔 弹簧膜片 关节轴承 去毛刺 电机安装座 液压缓冲器 连接工具 板固定 气缸 机器人 标准件 安装方便 板上固定 成熟技术 等高垫片 电机固定 零件加工 内圈固定 设备成本 打磨头 缓冲头 活塞杆 抵压 内圈 转轴 打磨 电机 穿过 伸出 | ||
机器人用柔性去毛刺连接工具,电机安装座与关节轴承的内圈固定在一起,关节轴承的外圈与缓冲器板固定在一起,缓冲器板上固定有若干个液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的缓冲头压在气缸板上,气缸板与连接板固定在一起,气缸固定在连接板和气缸板中,气缸的活塞杆抵压在缓冲器板上;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座中,电机的转轴穿过关节轴承内圈的中心孔、气缸板的中心孔和连接板的中心孔从连接板上的中心孔中伸出与去毛刺打磨头固定在一起;弹簧膜片一端与缓冲器板固定在一起,弹簧膜片的另一端与气缸板固定在一起,弹簧膜片与缓冲器板之间夹持有等高垫片。它较多采用现有成熟技术的标准件,其余各零件加工简单,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设备成本低,打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铸造过程中铸件去飞边和毛刺用的连接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机器人去毛刺工具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一般价格在 4-6万),对气源要求高,纯气动浮动的减震效果不是很理想,并且改制的支撑关节轴承中的定位销容易磨损,维护成本高,一般客户没有能力更换零部件,返厂维修时间久。国内的手持气动打磨功率已经做的非常成熟,并且价格低,如6mm夹头的气动笔试打磨机价格一般在100-500元。如能设计一个柔性工具将气动笔试打磨机安装在机器人上使用,将会大大降低成本,并且大部分客户可以自行维护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机器人用柔性去毛刺连接工具,它较多采用现有成熟技术的标准件,其余各零件加工简单,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设备成本低,打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机器人用柔性去毛刺连接工具,包括关节轴承17和电机18,电机安装座4与关节轴承17的内圈固定在一起,关节轴承17的外圈与缓冲器板3固定在一起,缓冲器板3上固定有若干个液压缓冲器12,液压缓冲器12的缓冲头压在气缸板2上,气缸板2与连接板1固定在一起,气缸10固定在连接板1和气缸板2中,气缸10的活塞杆抵压在缓冲器板3上;
电机18固定在电机安装座4中,电机18的转轴穿过关节轴承17 内圈的中心孔、气缸板2的中心孔和连接板1的中心孔从连接板1上的中心孔中伸出与去毛刺打磨头固定在一起;
弹簧膜片13一端通过第一内六角螺钉15与缓冲器板3固定在一起,弹簧膜片1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内六螺钉19与气缸板2固定在一起,弹簧膜片13与缓冲器板3之间夹持有等高垫片14。
所述连接板1和气缸板2通过第三内六角螺钉16固定在一起,气缸板2的下端面与压着垫片8,垫片8的下端面压在中空锁紧螺钉 9上,中空锁紧螺钉9压在电机18的壳体上,电机18的转轴从垫片 8与中空锁紧螺钉9中穿过,中空锁紧螺钉9螺接在气缸板2上,气缸板2的中部插插套在关节轴承17的内圈中。
所述电机18通过第四内六角螺钉7与电机安装座4固定在一起,连接板1和气缸板2之间夹持有第一O型圈5和第二O型圈6,气缸 10与气缸板2之间夹持有第三O型圈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较多采用现有成熟技术的标准件,其余各零件加工简单,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设备成本低,打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簧膜片、第一内六角螺钉和缓冲器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弹簧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板;2、气缸板;3、缓冲器板;4、电机安装座; 5、第一O型圈;6、第二O型圈;7、第四内六角螺钉;8、垫片;9、中空锁紧螺钉;10、气缸;11、第三O型圈;12、液压缓冲器;13、弹簧膜片;14、等级高垫片;15、第一内六角螺钉;16、第三内六角螺钉;17、关节轴承;18、电机;19、第二内六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30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