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修井机电控液压盘式刹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9505.0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1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谈献英;刘学佳;刘世峰;李文艳;齐洁;陈楠;田恒;黄印国;牛增强;邢付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富华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路 工作钳 安全钳 液压泵 液压盘式刹车装置 安全系统 出口连接 控制系统 负反馈 刹车力 蓄能器 修井 液压系统压力 本实用新型 电动机驱动 发动机驱动 机电 安全作业 闭环控制 动力方式 高度上限 紧急停车 联合控制 切断气源 数字电液 压力信号 液压系统 游车大钩 刹车钳 修井机 刹车 | ||
一种车载修井机电控液压盘式刹车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安全钳液路、工作钳液路、安全系统、控制系统;安全钳液路用于控制所述安全钳工作状态;工作钳液路用于控制工作钳工作状态;安全系统用于需要紧急停车、或游车大钩高度达到高度上限或高度下限、或液压系统压力低时切断气源,工作钳和安全钳刹车;控制系统基于压力信号负反馈完成对工作钳的刹车力闭环控制;液压泵与安全钳液路、工作钳液路之间安装有蓄能器,蓄能器P1出口连接工作钳液路,P2出口连接所述安全钳液路。其有益效果是,采用联合控制方式,基于负反馈的数字电液技术,实现刹车力精确控制;液压系统采用电动机驱动液压泵和发动机驱动液压泵两种动力方式为刹车钳提供动力,确保修井机安全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修井机盘式刹车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修井机电控液压盘式刹车装置,属于石油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载修井机是广泛应用于修井作业的移动设备,用于恢复油水井正常生产或提高生产能力的施工作业。
绞车是修井机上的核心部分。绞车的转速主要靠刹车来控制,传统的机械式刹车采用带刹方式,缺点是刹车扭矩小,靠人力通过连杆作用在刹车带上,再通过刹车带摩擦刹车。在重载情况下,刹车力矩达不到要求,既费力又不安全。而且刹车带摩擦发热量大,容易产生烟尘,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污染环境。盘式刹车由于刹车力矩大,自动化程度高,产生烟尘少等优良性能,在车载修井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液压盘式刹车的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全液控方式、气控液方式、电控液方式、电气液联控方式等。但是盘式刹车的刹车力的控制精度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刹车平稳性不佳,刹把操纵手感不好,顿挫感强,因此盘式刹车一般作为主刹车和辅助刹车配合使用。
现有修井机盘式刹车装置采用气路与液路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存在操作机构复杂,控制精度不高。现有采用电控液技术的修井机盘式刹车装置,电控比例阀完全由手柄给定控制,属于开环控制,液压系统的执行有一定的响应时间,液压系统的延迟和扰动都将影响最终的控制效果,对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较高,绞车速度的实时控制精确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修井机盘式刹车装置存在的操作机构复杂,控制精度不高,以及采用开环控制,液压系统的延迟和扰动影响最终的控制效果,绞车速度的实时控制精确性难以保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修井机电控液压盘式刹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载修井机电控液压盘式刹车装置包括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执行系统包括刹车钳、绞车滚筒、刹车盘、液压泵;刹车钳包括安全钳和工作钳,所述安全钳、工作钳分别成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刹车盘的两侧。
所述刹车装置还包括安全钳液路、工作钳液路、安全系统、控制系统。
所述安全钳液路用于控制所述安全钳工作状态,即安全钳的解开或刹车。
所述工作钳液路用于控制所述工作钳工作状态,即通过摩擦刹车盘控制绞车滚筒的转速或刹车
所述安全系统用于需要紧急停车、或游车大钩达到高度上限或高度下限、或液压系统压力低时切断气源,工作钳和安全钳刹车。
所述控制系统基于压力信号负反馈完成对所述工作钳的刹车力闭环控制。
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安全钳液路、工作钳液路之间安装有蓄能器。所述蓄能器设置有P1、P2两个出口,P1出口连接所述工作钳液路,P2出口连接所述安全钳液路。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操控机构、控制器、电控比例溢流阀,所述电控比例溢流阀通过两位四通气动换向阀与所述工作钳液缸的输入口连接;在所述电控比例溢流阀出口管线与所述控制器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操控机构包括使能控制按钮、电控比例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9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刹车油温热防护活塞装置
- 下一篇:离合器及汽车